温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可能是最没存在感的ldquo万亿级
TUhjnbcbe - 2021/7/6 2:22:00
来源

楼市*大大(HouseLeader)作者

寄欢“湖北抗疫一线,女性医护人员需要的卫生巾,我们全包了!”这条刷屏的新闻,许诺者是福建首富,恒安集团总裁许连捷。他的底气,来自泉州——全国最大的卫生用品生产基地。早在年,这座城市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货值就超过全国总量的40%。这算得上是泉州少有的“高光时刻”之一。它太低调了,以至于人们谈起泉州,第一时间往往想到的是千年前的“东方第一大港”。但其实,泉州的实力一点不弱。年,泉州GDP为.66亿元,半只脚迈进了“万亿俱乐部”。放在全国,这个规模堪与西安、合肥、济南等省会城市比肩,超过东莞、南通等明星城市。在省内,泉州的经济总量已经连续21年力压省会福州,领跑全省,遥遥领先于隔壁的特区厦门。但是,论知名度,它比上面列出的一串儿城市,都远远不如。甚至,它做了十几年的地铁梦,始终没影儿,至今还是通不上一条地铁。堪称中国最没存在感的“万亿级城市”了。它的经济之“强”,与城市之“弱”,形成谜一般的反差,折射出一种当今中国典型的城市困境。泉州,何以至此?1泉州的经济实力,是真的很牛。就拿这次抗疫之战来说,泉州可不仅仅捐赠卫生用品。2月,泉州鼓励当地企业生产防控物资,到月底,泉州的口罩日产能就飙升到万个、防护服1.5万件。怎么做到的?泉州本土的企业,有非常灵活的转产机制,能快速调整产品。比如恒安集团,2月初到海外采购口罩生产设备,快速运抵,并腾出10万级专业无尘车间,2月15日就开机生产,日产口罩达50万片。它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调度生产设备,配置原材料和生产力,应变极快。正是这些制造企业,托起泉州的GDP。年,泉州GDP为.66亿元,超过省会福州亿元,是厦门的1.66倍,妥妥的福建省“经济一哥”。而且,泉州还真不是一夜暴富的土豪。宋元时的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球闻名城市。南宋时期,泉州港甚至超过广州港,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马可波罗还盛赞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那时,外国商船上的水手远远看见海岸边的刺桐花,就会高呼“刺桐港到了”。簇拥的刺桐,是泉州的标志,也是泉州港繁荣的象征。但宋朝之后,刺桐港繁荣不再。元代兵乱、明清海禁一次次打击着泉州的对外贸易,泉州港才一落千丈。泉州的知名度,也跌下了历史的高峰。2今天,泉州港早已不复当年盛名。现在,泉州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为.93万标箱,大约只有广州港的1/9。年,泉州港甚至连名称也差点丢了。福建省决定,要把泉州港合并到“湄洲湾港”。消息一出,引来不少质疑。最后,才把泉州港保住。港口的没落让泉州淡出国际视野,减少了知名度。不过,让泉州的存在感如此之低,主要是另外一个原因:县强市弱。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段子:喝过铁观音吗?喝过呀,安溪铁观音知道鞋都吗?晋江嘛,脚上穿着呢知道服都吗?石狮嘛,身上披着呢知道德化瓷器吗?听过呢,最近涨价涨得挺凶看过惠安石雕吗?雕得确实不错……其实,这些响当当的地名,都是泉州下辖的县市。从鞋都晋江和服都石狮出来的品牌,可能就包下你们县城整条步行街:安踏、乔丹、特步、鸿星尔克、劲霸、柒牌、利郎、爱登堡……所以,全国这么多商业步行街,其实都可以叫“泉州街”。然而,传遍天下的却是“晋江模式”,没有泉州什么事儿。晋江的产品,卖到全中国甚至出口全球,声名鼎盛,一度把央视变成“晋江频道”。这也反映在地区生产总值上。年,晋江以.00亿元经济总量,比泉州市区(鲤城、丰泽、洛江、泉港)生产总值(.42亿元)加起来还要多。惠安、南安和石狮,地区生产总值也远高于鲤城、丰泽、洛江和泉港。数据来源:泉州统计年鉴()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和罗涵先就将晋江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在改革开放之初是非常先进的。晋江模式还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共同构成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大地方经济模式。所以,中国听过“晋江模式”的人非常多,了解泉州的却少得可怜。3说到这儿,泉州“地铁梦”迟迟无法实现的原因,也浮出了水面。县域经济发达,但主要是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也就比较分散。年起,泉州就开展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年3月,泉州市*府正式批复了《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随后开展《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研究工作;泉州市发改委回应市民修地铁的疑问(泉州市发改委)然而,年6月,国务院出台新规,对轨道交通建设从严审批。“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预算收入应在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万人以上。”对照这三个条件:泉州的经济规模、一般公共财*预算收入都早已达标。但是,市区常住人口指标达不到建设地铁的标准。一句话就是,人不够,建不了。年,泉州市区(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常住人口仅万人,约标准的一半。而泉州代管的晋江市,常住人口为.1万人;南安市有.8万人。不仅人口条件达不到,从建设经费上看,市区还很缺钱。年,泉州市一般公共财*预算收入约.16亿,不算特别宽裕。比如体量相当的广东佛山,这一数据是.14亿,是泉州的近1.5倍。其中,属于市本级的收入更是少之又少。在这.16亿中,市本级约67.30亿。晋江市为.20亿;惠安为49.45亿;南安为45.99亿;石狮为41.82亿。而晋江、惠安、南安、石狮,都是年的福建县域经济实力十强。这种区域经济格局,也导致地铁修建难以落地。最后,泉州还缺少“大腿”可抱。比起来,东莞就幸福得多。虽然经济总量比不上泉州,但东莞位于广州、深圳之间,天然就有了巨大的优势。目前,东莞已开通地铁R2线,在建1号线一期,并规划有5条骨干线路、4条支线和1条深圳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共计10条线路,打通26个镇区。广深城际、广深港高铁、穗深城际、莞惠城际还将东莞与广州、深圳、惠州甚至香港紧密相连。现在,泉州只能期待计划年9月通车的福厦高铁。就是这条高铁,也只停靠泉港站和泉州南站,离市中心四五十公里。福厦高铁泉港站附近离泉州市区距离福厦高铁泉州南站附近离泉州市区距离地铁,成了泉州人心中的痛。4城市竞争,一环扣一环,泉州的隐忧已经很明显。更要命的是,泉州还面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就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头顶。泉州的产业结构是单一的,第三产业发展薄弱。年第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57.7%和3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57.9%和41.5%。看泉州的那些产业,很容易想起小品《不差钱》:——“来点头部金融公司。”“对不起,没有。”——“多来点互联网公司。”“对不起,没有。”——“来点高端服务业。”“对不起,没那么高端的。”……《泉州晚报》这样总结:“新常态下,泉州的发展短板逐渐暴露——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严重,高端供应不足。”同样可以把东莞拿来作为对比。这座同样人称“没有市中心”、“镇强市弱”的城市,存在感却是爆棚。年春招,东莞只用半天就和5.8万名高校毕业生签了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东莞制造业实力雄厚,且产业转型升级已见成效。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亿元,累计增长8.5%。在广东制造业强名单里,东莞为73家,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年,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超家,位居全国前列。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全世界每4台智能手机,就有1台产自东莞。甚至有人认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松山湖的华为、长安镇的vivo、OPPO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一次次重新定义手机。比肩高通的麒麟处理器、“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照亮你的美”……通过这些打下手机界的大片江山,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不计其数的智能手机打上了MadeinDongGuan的烙印。图vivo、OPPO总部所在地广东东莞长安镇(长安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可能是最没存在感的ldquo万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