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年浙江已发现7例潜伏期超14天的感染者
TUhjnbcbe - 2021/4/9 7:58:00
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今天下午4点,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六十三场。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的有: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府副秘书长陈广胜,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省春运办主任凌云,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府新闻办副主任骆莉莉主持。

首先由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相关情况。

根据新闻发布会议程,先由我通报最新疫情情况:1月28日,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分别由印度、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月28日24时,我省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12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6例,其中境外输入34例。

1月25日,嘉兴市接到江苏省无锡市协查函,有一批由智利进口的车厘子内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经溯源调查,涉事产品于1月2日由上海洋山港入境,通过上海某果蔬市场经营公司进货,于1月16日流入我省。相关市县迅速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场地消杀等应急措施,对所涉市场外环境和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目前,已对11名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共采集涉事同批次产品及外包装、外环境样本36份,检测人员样本19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月28日,义乌市报告1例省外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患者为印度籍人士,男,1月12日从尼泊尔乘CZ航班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入境后在广州某酒店接受隔离医学观察,期间3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1月26日解除隔离,当晚包车从广州出发,于1月27日13时左右抵达义乌。按照我省“14+7+7”健康管理措施,被闭环转送至综合服务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1月28日核酸检测呈阳性,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隔离治疗,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已对4名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患者住过的1个房间和所乘车辆进行临时性封闭和终末消*;累计检测人员样本4份、环境样本30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是今年以来我省落实“14+7+7”健康管理措施,通过主动筛查发现的第7例潜伏期超过14天的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或复阳患者。由于尽早发现、受控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了感染者密切接触范围,有效阻断隐性传播链的形成。

下面,我就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持续打好疫情精密智控组合拳。为打赢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我省围绕“四个确保一个力争”总体目标,进一步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以“十个严格”完善精密智控措施,即: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严格抓好返乡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推进新冠病*疫苗紧急接种,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严格抓好校园疫情防控,严格加强医疗机构防控,严格规范特殊场所防控,严格强化源头查控,严格控制交通客流,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迭代推出精密智控指数7.0版。按照“境内人员管控”“入境人员管控”“物品风险防控”“防控能力提升”四大模块,对各市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增加“重点人群疫苗接种”“重点场所口罩佩戴”“集中监管仓运行”“样本核酸抽检”等二级指标,充分发挥指数对防疫工作的引导推进作用。依托“浙里督”平台建设新冠肺炎疫情精密智控指数管理系统,实现一体化数据监测、智能评价和非现场督查。

继续运用“健康码”风险识别功能,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等人员区别赋码,为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鉴于人员跨省域流动是疫情传播的突出风险源,我省以村(社区)为单位,根据春节春运期间来浙返乡人员的构成和规模,运用红、*、蓝三色进行预警风险等级分类,有针对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二、依据风险等级加强来浙人员健康管理。基于国内疫情形势综合研判,按照动态调整、精密智控的要求,我省对目前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邢台市南宫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和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吉林省通化市、北京市大兴区等来浙返浙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对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廊坊市固安县和保定市定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呼兰区、道里区、道外区和大庆市龙凤区、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赵全营镇,上海市*浦区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和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等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对部分中风险地区根据疫情溯源等因素研判,对其所在城市来浙返浙人员不纳入重点管控范围。

对上述中高风险地区所涉及的来浙返浙人员,到达目的地须核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该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对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或信息的,应立即引导到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对结果为阴性者按规定实行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同时,对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未满28天的来浙返浙人员,依据其旅居史倒推补足必要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时间,期满进行核酸检测。

此外,对全域已降为低风险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二道区,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等来浙返浙人员已不再作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1月28日为今年春运启动日。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对省外低风险地区来浙返乡人员,以及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四类重点人群返乡的,核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施必要的日常健康监测。为降低检测费用,对春运期间低风险地区出行人员,按自愿原则可采取混采技术开展核酸检测。其中,公立医疗机构以混采技术开展的核酸检测,每样本收费不高于20元。

三、压茬推进新冠病*疫苗紧急接种。新冠病*疫苗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的重要举措。经过全面调查摸底,按照保障重点、有序推进、确保安全、知情同意的原则,我省在第一阶段完成涉及进口冷链物品一线工作人员紧急接种的基础上,已完成第二阶段即铁路、民航、公路等交通运输服务从业人员紧急接种工作。医疗卫生人员、社会基本运行保障关键岗位人员等紧急接种工作正全面稳步展开,力争做到“应种尽种”。

赴疫情严重国家(地区)出行的人员,面临较高的病*感染风险。凡因私出国(境)工作、学习的人员,可按各地规定的预约方式进行接种。相关人员持身份证、本地户口簿或居住证、护照、有效签证,以及必要的出国(境))证明材料,如民航机票信息、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劳务公司出具的证明等,到当地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单位进行接种。

为确保紧急接种有条不紊推进,我省全面压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接种单位归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并发挥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优势,保证每个接种点都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现场值守,加强配套医疗救治保障。新冠疫苗接种主要依托街道(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还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就近便利原则设置临时接种点。目前,全省已有培训验收合格的新冠病*疫苗紧急接种单位家,医院设置个临时接种点;截至1月28日,已组织重点人群新冠病*疫苗紧急接种.8万人、.5万剂次,均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

四、积极引导省外务工人员留浙过年。春节临近,从往年情况看,80%以上的外地员工要返乡过年。但由于国内多点暴发疫情,人员大规模、长距离流动将面临感染风险,也给节后返岗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我省相关部门出台了留企员工稳产保畅“浙十条”,要求各地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安排文体旅游活动、组织技能培训、改善就餐条件、落实假期加班调休等措施,并动员工会组织开展节日慰问、丰富节日生活,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更是往日家人团圆的时刻,但非常时期须以非常应对。对留浙过年的外地员工,浙江大地着力营造“家”的氛围,不少地方针对外来农民工群体,推出赠送当地特产、话费流量充值、快递关爱卡、免费开放景点、奖励新居民积分、开展医疗健康服务等活动,从点滴细节传递关切、汇聚温暖。同时,推进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确保春节前欠薪问题“两清零”。省委、省*府要求各地全力做好企业节日生产要素保障,切实做好留企员工生活服务保障,尤其是加强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商超、公共交通、治安消防等配套服务,给未返乡的外地员工多一份舒心安心。

1月28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温州市*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郑鹏摄

发布会上,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委委员、副主任朱国晓通报温州最新疫情情况。温州最新疫情情况

1月27日,温州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年1月27日24时,温州已连续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

当前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时期,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并且有的地方在同一个省份或者城市同时出现多条传播链,出现了家庭、社区聚集病例。随着春运已经开始,人员集中流动性大,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市切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总体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更加严格落实春运期间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01加强返乡人员分类管理第一类:

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以及暴发较多病例、实行全域封闭管理的中风险地区,经综合评估,可对其所在县(市、区)或设区市的来温返温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14天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不具备居家健康观察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

第二类:

对出现散发病例或局部聚集性疫情的国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的来温返温人员,一律实施14天居家硬管控。不具备居家硬管控条件的,一律实施集中隔离。

第三类:

对离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未满28天的来温返温人员,应在追踪到的当日对其进行核酸检测,并依据其旅居史倒推补足必要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硬管控、日常健康监测时间,期满进行核酸检测(距初检时间不满3天的,可适当延迟检测)。

第四类:

对农村地区跨省返乡人员(我市各县〈市〉原则上按照农村地区对跨省返乡人员进行管控,其县城所在地由各地自行确定管控措施;龙湾、瓯海、洞头三区可对城郊接合部、机场动车站周边等街道社区按照农村地区落实跨省返乡人员管控措施;鹿城区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跨省返乡人员管控措施),以及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返乡人员,须执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实行14天日常健康监测,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对返乡不满14天的,以实际返乡时间落实日常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村(社区)网格员要督促各类返乡人员做好日常健康监测期间的每日2次体温自我检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须及时规范就医并报告。日常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02加强核酸采样检测一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医院、医院城市检测基地已经建成投用,温州医院、医院预计1月底建成投用,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已提高到单人单管9.46万份。在10:1混采检测情况下,5-7天检测量完全能满足辖区最大县(市、区)(瑞安市人口数万)全覆盖要求。

二是有序开展核酸检测

针对春运期间返乡人员核酸检测需求量增加的情况,各县(市、区)要统筹做好乡镇采样布点工作,可在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点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并及时公布。原则上分开设置省外返乡人员和离温返乡人员的采样点,对离温返乡人员集中的大型企业可采取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采样,避免返乡人员在村-县-城间往返奔波和采样人员聚集。标本可由辖区核酸检测机构(含第三方检测机构)、城市核酸检测基地负责检测,检测机构原则上应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

三是扩大核酸“应检尽检”范围

将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等高风险人群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并将以上人员纳入新冠病*疫苗紧急接种范围。每周对集中隔离点(综合服务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棋牌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机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定期入户开展核酸抽样检测。

03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

提倡农村地区“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严控庙会等民俗活动。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应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属地疫情防控办公室报批,并由村(社区)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做到参加人员可追踪。

城市酒店等各类餐饮单位要在严格落实测温、亮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总接待就餐人员不得超过日常容量的70%,聚餐每桌不超过10人,大厅桌位间距不小于1米。

暂停举办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聚集性宗教活动,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

04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近期,原则上非必要不前往国外或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必须前往的,事前须向村(社区)、单位报告,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各属地*府、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及时与拟回乡人员联系,告知我市健康管理措施,建议其近期如无特殊情况尽量暂缓来温,确需来温的,要提醒督促其提前登陆来温返温预申报平台申报,并在途中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回温人员抵达目的地后12小时内主动向所在社区或所住宾馆报备。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也解答了以下大家关心的问题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的客流量也会随之加大,对此,温州有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市商务局*组成员、副局长王晓东:

一是完善疫情防控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商场超市、宾馆酒店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做好员工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外地员工返乡及返工登记制度。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及时向员工传达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加强集体宿舍管理。储备适量防疫物资,鼓励设置无感测温设备,设置应急区域。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在用餐场所张贴公告和疫情防控知识海报。

二是强化环境卫生要求。商场超市、宾馆酒店设置进口出口通道(进出分离),入口处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检查佩戴口罩情况,设立巡查监督岗,检查、督促重点场所内人员做好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加强室内的空气流通,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做好清洁消*。保持电梯、咨询台、售货区、洗手间、生鲜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三是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员工佩戴口罩上岗,在物品交接传递时还要佩戴手套。顾客不戴口罩时,应拒绝其进入商场超市、宾馆酒店。乘电梯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对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等高危风险的从业人员做好核酸筛查、疫苗接种等工作。

四是明确冷链食品管理要求。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有关要求,执行防控措施,不销售相关手续不完备的进口冷链食品。不得提供进口冷链生食,不得通过快递方式购买进口冷链食品。餐饮企业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原料供应商选择、食品加工制作、餐具和加工用具的清洗消*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

五是采取限流限距措施。加强客流管控,收银台区域应设置“一米线”。对于商场中的剧院、娱乐等公共场所,执行上座率不超过75%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人员距离。商场超市原则上不得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宾馆酒店举办宴席就餐人数要严格按照市防控办要求,餐桌之间距离不小于1米,实际就餐人数不得高于正常时期就餐人数的70%。同时,在入口处附近室外设立临时观察点。

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进入商场超市、宾馆酒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应当佩戴口罩,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保持安全距离。

二是顾客在商场超市购物时选择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挑选冷链食品时要佩戴手套。

三是提倡在餐饮场所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等人员易聚集区域,保持安全距离。提倡顾客预约就餐,合理安排到店时间,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

春节期间,很多新温州人都选择就地留温过年,旅游部门有无出台相关景区优惠*策,同时针对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等文旅场所的疫情防控,有哪些部署安排?

市文广旅局*组成员、副局长胡琼洲:

一、在疫情防控方面。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委市*府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冬春季和春节期间文旅市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主要强化以下三方面工作措施:

强化防控机制建设。坚持把“防聚集、保健康、可追溯”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疫情防控与日常工作相融合、常态化精准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在景区方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有序开放工作,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严格执行A级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广大游客可通过“浙里好玩”或景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浙江已发现7例潜伏期超14天的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