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温州市名中医系列报道温医大附一院叶天
TUhjnbcbe - 2021/2/17 20:00:00
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416/7060196.html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采取读经典学名方、人才项目培育、名老专家言传身教、名中医和瓯越名医评选等措施,全面推进人才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7人、省级名中医12人、省级基层名中医17人、市级名中医43人。年温州市卫生计生委开展了第五批温州市名中医评选,评选出温州市名中医8名,温州市中青年名中医9名,并已公布。

温医大附一院叶天申

他曾经获益于中医针灸治疗而对针灸治疗的研究情有独钟,30年从事针灸和中西医结合康复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他认为只要是好的中医药针灸方法,能让病人达到更好的疗效,都应该学习,应用于临床。

多年来,他博采众长,在针灸治疗方面不断钻研、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疗法,并在科研上不断突破,多次获奖,还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赞助。年,他被温州市卫计委评为第五批温州市名中医。

他就是温州医院针推理疗科主任叶天申。

在多种病症中施治针灸

上高中的时候,叶天申就是中医针灸治疗的获益者。当年他体育课跨栏的时候伤到了腰,最后是他爸爸的挚友——一位自学成才的“针灸迷”为他施治针灸帮他治好的。“我当时觉得针灸真神奇,产生了很强的兴趣。”高中毕业,他考入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针灸系。

毕业后进入温医大附一院工作了近30年,叶天申每天跟针灸打交道。多年来,他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倡针灸康复并用,以内经“五体刺法”为指导,多种针法兼收并蓄,在疼痛和神经系统类疾病如针灸治疗风湿关节病、颈肩腰腿痛及中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失眠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疗法,很多疑难杂症在他针灸治疗后得到康复。

去年,一位85岁的老人患了面瘫,医院,医生都无计可施。老人经人介绍找到了叶天申,虽然治疗了一、两个月还未见效,但是老人很有信心,坚持继续治疗,半年后症状全部消失。在叶天申的病人中,还有一波粉丝是来自西班牙的华侨,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回国找叶天申治好的。

叶天申还用针灸在慢性胃病、膀胱功能障碍等内科疾病上取得较好的疗效,并逐步探索针灸在身心疾病方面的治疗方法。

四年前,叶天申的门诊来了一位患有典型抑郁症的病人,因为长时间睡眠不好面色憔悴,双眼无神,脸上长满雀斑和痘痘。看了很多科室不见效,病人就来试试针灸治疗,没想到初试几次,睡眠和胃口就有改善。坚持治疗了三个月后,病人的病情好转,大部分症状都消失了。因为亲身体验了针灸治疗不仅能医治抑郁情绪,还能改善体质,直到今日,这位病人依然保持一周一次的针灸治疗。

近几年,叶天申还引入超微针刀的治疗方法。“针灸一天一次,需要五到十次才有效果,年轻人一般没有足够的时间,超微针刀3~4天做一次,疗程较短,一般3次治疗就可以解决针灸需要十次治疗的疾病,值得推广。”

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多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深深体会针灸神奇魅力的叶天申始终坚信针灸还可以在更多的病症中发挥治疗作用,只是需要更多从事针灸的医生深入挖掘和研究。

1年开始,叶天申开始研究针灸治疗的课题,他的大学班主任、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方剑乔给予他很多指引和帮助。多年来,叶天申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不少成绩,尤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科研、康复工作方面。

1年,他的课题《蛇鳖软膏灸结合牵引态下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4年,《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5年,叶天申获浙江省中医风湿病重点专科带头人……年,为了研究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他通过实验验证针灸对动物关节畸形有很好医治作用。文章发表以后评审专家认为该思路非常独特,很有创新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叶天申也成为我市为数不多在针灸项目上取得该项基金的医生之一。

目前,叶天申还致力于研究用针灸技术结合中风患者肢体痉挛、吞咽障碍、偏瘫肩康复等方面的治疗及课题。如今已成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他,先后招收研究生16名,希望带领更多后辈研究课题,传承、创新针灸治疗技术。

“中医是个伟大的宝库,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为全世界人民作出贡献,她的发明也是从中医宝库里面挖掘出来。”叶天申认为,中医人不仅要挖掘宝库,还要善于把新的东西纳入中医的范畴里去。

良好的沟通快速消除病人的误解

叶天申的门诊室挂着很多病人送来的锦旗和铜牌,从医30年,叶天申收到这样的“认可”不计其数,他都收藏起来:“这是病人的心意,他们的病被治好后很感谢医生,我们要好好珍藏。”

站在病人的角度想问题,是叶天申从医多年的习惯。他认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上,只有沟通好了,病人才能信任医生,配合治疗。虽然每天的门诊要治疗七、八十个病人,非常忙碌,叶天申还是会尽量多抽时间跟病人沟通,了解病情,及时改进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针灸治疗常常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疗效,如果沟通不好,病人很可能做一两次就放弃了,所以良好的沟通必不可少。”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叶天申的很多病人坚持治疗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就算是面对病人的误解也能很快消除。

一次,一个住院病人一边接受激素治疗,一边接受针灸治疗。激素治疗会出现身体发胖的症状,但是病人不懂,跑到叶天申的门诊询问:“叶医生,这段时间我做针灸,怎么脸都做肿了?”面对病人的质疑,叶天申耐心解释:“你这段时间在打激素,激素会引起脸变胖。”因为平时跟这位病人沟通较多,病人对他也比较信任,误解立马消除了。

叶天申说,医生看的是“人”而不是“病”,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对医生最基本的要求。他清楚地记得医院学习时,跟在世界神经康复联盟主席、医院内科康复科主任李常威身旁。李常威教授在查房时非常仔细亲和,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我就想,医生对病人理当是这样子吧。”叶天申说道。

来源:温医大附一院、温州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州市名中医系列报道温医大附一院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