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高温橙色预警
出门=融化
在这种撒一把孜然就可以吃了的天气里
唯有空调可以消暑、冰箱可以解渴、Wifi可以拯救了...
这些被我们亲切称为夏日“续命神器”的老三样
哪一个都少不了电力的支持
这是一份辛苦而又危险的工作
这是一群高温下与“时间赛跑”的人
接踵而至的任务,一刻不停的作业
是他们一次次的攀向高处,一次次的头顶烈日
换来了我们的正常供电
至7月30日下午1时22分,温州电网全社会用电负荷达.6万千瓦,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虽然用电负荷高,但老百姓几乎不受拉闸限电之苦。
记者从鹿城供电分局获悉,电网建设的持续投入、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转移用电负荷、驻点抢修缩短抢修时间等,是确保百姓用电安全的“三大法宝”。
鹿城供电分局服务调度班工作站数据显示,7月份共接到相关故障电话多个,大部分故障在20分钟内得到解决。
为您遮挡烈日的,
除了大树还有他们!
抗高温战酷暑保供电
在瓯海将*桥一处故障处,电力抢修工人们浑身湿透,其中2人出现了中暑。他们这么拼,只是为了能尽早给断电的居民区恢复供电。
面对高温天气,温州供电公司广大员工全力以赴投入抗高温、保安全、保供电工作,精心细致做好有序用电工作,抢建完成电网迎峰度夏工程,把保障居民生活用电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小缺电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滚滚热浪中,温州电力人迎难而上,战高温,斗酷暑,始终坚守岗位,活跃在一线,为居民送上清凉一夏。
高温下的电力表情线路运维人员前往永嘉山区巡视输电线路,确保高负荷高温下安全稳定供电。40摄氏度起跳,他们每天都接受炙烤。
抢修人员顺利完成雪山路故障变压器更换工作,保障该区域居民夏季用电稳定。24小时待命,是他们的服务承诺。
晴空烈日下,巡线人员在瑞安山区进行线路巡视,防止因用电负荷升高、天气过热导致线路跳闸。无数输电线路,他们每天都全力以赴。
带电作业人员在高温下,身着密不透风的屏蔽服,开展带电作业,下塔后大汗淋漓,全身湿透。高温下工作服变成了“汗衫”。带电作业助“清凉”
“南塘西片区C-16-1地块安置房工地需要接通施工用电。”接到任务后,温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出动了6人小组,记者随同电力作业工人一同到达现场。
到达工地已经是上午11时30分,裸露的皮肤暴晒在阳光下,有明显的灼烧感。记者手中的温度计在暴晒下十分烫手,温度已经超过最大刻度50℃,“爆表”了。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商户的生活生产,此次的接电工作需要带电作业。作业人员需要穿上特制的绝缘服,戴上三层手套。“第一层纱手套吸汗,第二层手套绝缘,第三层防刺穿。”带电班班长周波介绍,这样的穿戴,手部灵活性变得很差,非常考验作业人员的准确性和耐力。
更令人煎熬的是,带电车的绝缘工作斗四面不透风,温度比地面还高,对穿上绝缘服的作业人员来说,这里就是个“烤箱”。他们需要在“烤箱”内上升至三层楼高的电线杆顶,将三根电线安全地接出来。两名作业人员动作麻利,配合娴熟,不到20分钟,作业完毕。从带电车下来的作业人员第一时间将绝缘服脱了下来,快到记者根本来不及拍下他们穿防护服的样子,只留下了一个湿透的背影。
清凉中的电力背影在北白象镇孤屿山村,他们对千伏车岙变电站的10千伏配套工程进行放线施工。10~50米是他们日常工作的高度。他们顶着高温对供电线路和设备进行“体检”。热,不怕;累,不怕;苦,也不怕,最怕客户不能用好电。夏日抢修忙不停
市区将*桥一台变压器突然发生故障,导致附近居民区停电,电力维修工人李荣荣和同事急忙奔赴现场抢修。由于气温过高,李荣荣的两位同事出现了中暑症状。
通过随身携带的温度计看到,地面气温达到了38.5℃,而李荣荣更换变压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计显示最高值达到了惊人的48.8℃,而他已经顶着烈日工作了2个多小时。“浑身上下,包括内裤已经完全湿透,喝了好多水根本不用上厕所,都变成了汗。”李荣荣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汗如雨下。
在附近居民的翘首企盼下,中午12时,李荣荣和同事终于将变压器换好,线路恢复了通电。而他们,又接到了新的抢修任务。林宇告诉记者,当下是用电高峰,每年的这个时间段,电力抢修工人都要从上午7时抢修到凌晨2-3点,其间只有中午12时到下午3时为强制休息时间。
工地上的电力工匠电力施工人员穿着降温背心在烈日下对千伏钱金输变电工程进行土建工作。怕自己做得不够完美,工程进度不够快。电力施工人员烈日下在泰顺县上交垟村进行千伏泰新城输变电工程工作。铁塔下,矿泉水晒成了开水。电力施工人员在为瑞安重点工程瓯飞围垦工程中的千伏围垦二输变电工程进行电气安装工作,该项工程预计8月份投运。2斤汗水,是他们交出的作业。据悉,目前温州电网迎峰度夏用电整体情况良好,温州调控中心根据以往迎峰度夏工作经验,增强值班力量,安排调控中心“红船”*员服务队24小时待命,遇有发生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接受调配,投入到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中,确保温州电网的正常运行,给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高温大负荷期间,
各地电网设备能否安全可靠运行,
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体验。
在享受清凉一刻时不要忘记,
还有很多电力工人正头顶烈日抢修设备。
享受他们劳动成果的我们,
都应该对这一群“面向烈日”的人心怀感谢!
编辑:王人望校对:周泉
责编:郑东监制:王若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