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市民是否要接种疫苗温州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
TUhjnbcbe - 2021/2/4 17:32:00

来源: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

12月31日下午,市*府新闻办召开温州市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我市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连续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倡议市民重视做好个人防护

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府副秘书长郑焕东通报,12月30日我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2月30日24时,我市已连续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

12月30日制定发布的《温州市关于加强元旦春节“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主要包含了七个方面的要求,即机关单位做好示范示警、从严从紧做好重点公共场所防控、对各类重点人员即入即管、严控严管聚集性活动、慎购慎用进口冷链食品、做细做实校园防控、倡议广大市民重视做好个人防护。

其中,倡导市民和在温务工人员就地过节,非必须,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尽量不旅游出行。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要戴好口罩就近前往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进出医疗机构、大型商超、农集贸市场、学校、养老机构、交通场站、公共交通工具、银行、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网吧、KTV以及各类办事大厅等密闭式公共场所,需规范佩戴口罩。

要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卫生文明习惯。

我市已完成4.83万剂次疫苗接种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市卫生健康委*委委员、计生协专职副会长郑云蒸介绍,我市于今年10月份开展新冠病*疫苗首批重点人群紧急接种。目前,全市已有家医疗机构可开展紧急接种工作,名医务人员经过了新冠病*疫苗接种专业培训并取得接种资格证。全省目前已接种46.29万剂次,我市已经完成4.83万剂次的接种,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紧急接种工作总体平稳有序。

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分三个阶段实施后续新冠疫苗紧急接种,总体安排在明年2月5日前完成。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年龄在18-59岁的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生鲜市场、交通运输、医疗疾控等工作人员和出国人员。重点人群有以下任何一种或以上情形的人暂时不能接种: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59岁;既往接种疫苗有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的;孕妇;发热,患有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或者是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患有其他的疾病,经医生评估后认为不能接种的。

普通公众不要着急,后续随着疫苗正式上市,疫苗的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产量逐渐提升,将在普通人群中有序铺开疫苗接种。

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可先扫溯源码

食用时需充分煮熟烧透

市市场监管局*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卢洪辉称,我市对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主要采取了明确执行“四个不得”、设立集中监管仓、加大查处打击力度三大举措。其中,明确执行“四个不得”即对市外流入温州储存、加工(分包)、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没有检验检疫证明的不得上市销售,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不得上市销售,没有消*证明的不得上市销售,没有冷链食品溯源码的不得上市销售。

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要尽量使用支付宝扫一扫冷链食品溯源码,查询“三证信息”,发现不相符的,请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举报电话是。

在防护上,市民个人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及时用洗手液清洗消*;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要自觉做好消*处理;食用进口冷链食品,需充分煮熟烧透后再食用,不要食用进口生冷食品。

就医、到超市、乘电梯要戴严口罩

三方面人员和情形应戴好口罩

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曾士典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要不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养成规范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在选购冷冻食品时,要避免手直接触碰冷冻食品及其包装,接触和处理完冷冻食品、入境物资后,立即进行洗手消*。

日常生活工作中,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工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戴好口罩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近期旅行史、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相关疑似症状人员接触史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工作。

针对目前很多群众搞不清楚什么情况下要戴口罩,曾士典强调,以下4种情形可不佩戴口罩:居家;在户外、公园活动、夜间露天集市,且与他人能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的;骑车、自驾车;工作人员在较固定工作场所,而且不从事对外服务工作。其他情况都要戴口罩,特别是就医、到超市、乘电梯等密闭空间里的活动更要戴严口罩。

特别强调三方面人员和情形应戴好口罩:年老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去户外、公园、夜间集市等公共场所,与他人难以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时;室内密闭公共场所,虽无人员聚集也应戴好口罩。

中小学生非必要不出市

要求入境人员严格执行“14+7+7”的新管控措施,在14天集中隔离后,继续实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配合做好每个7天期满时的核酸检测。入境人员要严格履行个人报告承诺,如实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状况。

“两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活动,尽量采取网络拜年的形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个人家庭聚集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倡导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回温华侨、在温乡贤等各类组织和群体不举办大型年会、聚会等5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

进口冷链食品凡不能提供规范的消*和核酸检测证明,一律进入集中监管仓作预防性全面消*和核酸检测后备齐“三证一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证明和冷链食品溯源码)才可销售。各类餐饮、酒店不得提供进口冷链生食,不得通过快递方式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广大市民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要认准“浙冷链溯源码”,扫码消费,发现问题及时拨打举报。

寒假期间,中小学学生非必要不出市、教师非必要不出省;在温高校师生居住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暂缓回家,其他师生回家后原则上不离开所在城市。

进出医疗机构、大型商超、农集贸市场、学校、养老机构、交通场站、公共交通工具、银行、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网吧、KTV以及各类办事大厅等密闭式公共场所,需规范佩戴口罩。要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卫生文明习惯。

18~59岁的重点人群可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于10月份开展新冠病*疫苗首批重点人群紧急接种。目前,全市已有家医疗机构可开展紧急接种工作,名医务人员经过了新冠病*疫苗接种专业培训并取得接种资格证,目前我市已经完成4.83万剂次的接种,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紧急接种工作总体平稳有序。下一步,我市将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分三个阶段实施后续新冠疫苗紧急接种,总体安排在2月5日前完成。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年龄在18-59岁的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生鲜市场、交通运输、医疗疾控等工作人员和出国人员。重点人群有以下任何一种或以上情形的人暂时不能接种: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59岁;既往接种疫苗有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的;孕妇;发热,患有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或者是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患有其他的疾病,经医生评估后认为不能接种的。普通公众不要着急,后续随着疫苗正式上市。

你已经33位朋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民是否要接种疫苗温州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