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职业——音乐治疗师,他们以音乐为“药”,疗愈心灵。
林郭舒是我们在温州找到的一位音乐治疗师,她的本职工作是温州设计集团的一名HR,但在业余时间,她是一名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周末一有空,她就会带领设计集团“音乐服务室”的成员们去参加公益活动,用音乐服务困难群体。
她的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本期《风尚·有样》走进林郭舒,听听她的故事。
选择见缝插针学习“音乐治疗”林郭舒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专业是HRM(人力资源管理)。上学期间,她在写毕业论文“如何在职场中解压”时,第一次接触到了音乐治疗这个概念。因为从小学习古典音乐,加上她对音乐治疗的浓厚兴趣,回国后,林郭舒师从中国音乐治疗第一人——高天教授,开始系统性学习音乐治疗。
“相比医生,音乐治疗拿的不是听诊器,不是体温计,而是钢琴、非洲鼓等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元素。音乐,是用来治愈和抚慰心灵的。”林郭舒说。
年,林郭舒入职温州设计集团,工作繁忙,她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见缝插针地出国去学习“音乐治疗”。经过几年的坚持,年,她顺利通过NMT(脑神经音乐治疗)考试,成为了一名脑神经音乐治疗师。
在这期间,她一直试着将音乐治疗带回温州,事实上,音乐治疗在温州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我来说,在家乡推广这项治疗方式是一条难走的路,但并非是走不通的路,那时候我相信只要足够坚定就能走得通。”林郭舒说,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她在拥有一份稳定工作后还去“瞎”折腾都表示不理解,但是,她在学习之初,就认定了一定要为更多人提供来自音乐的帮助。
这也成了她日后一直干下去的动力。
收获孤独症儿童愿意表达自己回到温州后,林郭舒接手的第一批来访者是一群孤独症孩子。
年,林郭舒受鹿城区*群服务中心之邀,参加了由他们发起的温州市孤独症儿童“音为有你,乐来越好”音乐治疗公益项目,首批招募12个孤独症儿童家庭,为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音乐鼓圈”治疗。
“‘音乐鼓圈’治疗就是来访者手持各类乐器围坐成一个圆圈,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从触觉、视觉、听觉、感觉、运动觉等多方面连接当下内心里最真实的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对部分社交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与恢复作用。”林郭舒介绍道。
她记得,在课堂上,有一个小男孩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同时还患有癫痫。最初,他同很多孤独症孩子一样,自闭、沉默、有社交障碍。但是,随着课程的推进,当她邀请小男孩来到鼓圈中心时,他会主动跟整个圈内音乐产生连接,手舞足蹈,用身体、笑容表达他的快乐以及内心的放松,迟迟不愿离开舞台中心。
看到这一刻,小男孩的妈妈偷偷地躲在角落里不住地抹眼泪。这一幕也极大地触动了林郭舒,让她亲眼证实到音乐治疗带给患者家人的希望。
“用音乐去帮助困难群体。”这位年轻女孩的眼神突然变得格外地坚定。
坚持受助群体的范围不断扩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林郭舒还主动申请加入线上援鄂心理志愿服务,除了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线上一对一音乐治疗服务外,她还录制了两支创意音、视频。
第一支是《特殊时期,如果你需要音乐援助》,受众可以在音乐中跟着她的语音引导去放松全身、释放压力。“这个视频效果很不错,特别是有两名医务工作者,反馈说自己跟着做了之后感觉很有用,能帮到他们还是挺开心的。”林郭舒笑着说。而在另一支《病房里就有这些触手可及的“小乐器”,试试吧》中,她将药瓶、医院里常见的物品化作乐器,进行演奏,这则视频也收获了大量的点击量。
在她的坚持下,音乐治疗开始在温州设计集团内传播开来。
年,在温州设计集团总经理陈春雷的牵头下,该集团成立以林郭舒为主要负责人的团委音乐服务工作室,带动集团内更多热心公益的年轻人去用音乐服务大众。工作室成立后的这段时间里,林郭舒带领团队为未成年在押人员、留温新疆学子等不同群体输送了不同主题特色的音乐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对于我而言,音乐不仅是欣赏性的,更是功能性的。”林郭舒说,她对于音乐的重新认识,就在决心成为音乐治疗师的那一刻起。
“接下来,团委音乐服务工作室将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为全市困境儿童打造一个收获关爱、收获成长的公益志愿平台,我们也将致力使其成为具有设计集团特色的一张公益服务‘金名片’。”陈春雷说。
大家都在看?浙江这个地方下雪啦!接下来的天气,瑟瑟发抖…
?温州民俗学家叶大兵逝世!
?网传“18岁高中生迎娶14岁初中生”,竟是真的!汕头当地官方通报
?女生们,这样被搭讪,要小心了!
?考场里惊现发光口罩!结果……
?“31分钟花了9元!”共享充电宝“悄悄”提价了……
?年国考今日开考平均61个人竞争1个岗位
?关店、停课、方舱重启!香港第四波疫情来袭,新增病例多为……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看温州APP
记者:薛样洋见习记者:丁硕
编辑:王人望校对:周泉
责编:叶琳监制:王若江
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