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比赛,有点意思,有点潮!一群人相约,不许笑、不许动、不许睡觉,只许发呆,比的就是谁最“呆”。昨天,这场发呆比赛在三垟湿地某书院内举行,共29名选手参加。经过比拼,凭借两小时纹丝不动的发呆功力,33岁的王女士成了“呆神”。
比赛结束后,不少人感慨,平时工作太忙,都没空发呆,偶尔发个呆放空自己,真的超舒服。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你已经多久没发呆了?对于这种新型放松方式,你怎么看?可拨打晚报热线说说你的看法。
工作压力大相约发呆
一边发呆一边思考人生
这场发呆比赛,是由温医科大附二院团委心理支持专业组和成人呼吸科青年文明号发起的,共有29名选手比拼发呆功力,包括该院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发呆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才3岁,最大的47岁。
说起这个比赛初衷,附二医团委书记*济东说,平时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很大,工作量也很大,除了照顾病人,有的医生还要给研究生上课,还要写科研论文,每天忙个不停,所以他们想给大家一个放松、放空的机会。他们最早是从网上得知国外有发呆比赛,觉得这比赛很不错,能实现他们的初衷,于是就举办了,而且通过发呆,还可以让他们反省自己,思考生活和人生。
不过,他们稍微修改了比赛赛制,对发呆姿势没有强制要求,选手可以任意选择,坐、躺、站都可以,只要舒服即可;还允许选手偶尔动一下,不过会有4个裁判记录,最终综合发呆时长和动的次数,决出冠*。
大多数人能“呆”半小时
发呆冠*两小时纹丝不动
昨天上午10点,伴随着轻音乐,发呆比赛正式开始。29名选手,有的盘坐,有的躺着,有的闭眼,有的低头,有的抱着靠枕,姿势各异,发挥发呆功力,来了场PK赛。比赛有10分钟的预热时间,让选手们进入发呆的状态。
比赛10分钟后,年龄最小的3岁男孩就动了,自动退出比赛。大多数人能纹丝不动,发呆30分钟,但30分钟后就是个关卡,不少人就会感觉到腰和腿开始酸痛,无法集中精力,就开始动了。有的人因为睁眼,看到了他人的呆萌表情,忍不住笑了。
比赛40分钟后,全场只剩下6名选手没动过,一直专心发呆。经过2小时的PK,33岁的王娟女士,凭借2小时纹丝不动的发呆功力,成了冠*。亚*也发呆了2小时,只是中途眨了下眼睛,季*则发呆1小时50分钟。
发呆起初身体会酸痛
坚持下来就会忘记身体
这场发呆PK赛,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陈先生说,他偶尔在家发个呆,但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相约发呆,感觉很有意思。对于发呆后的感受,很多人直称太棒了。冠*王女士说,刚开始发呆时,她确实感到身体酸痛,但是坚持下来时,她就忘记了身体,彻底放空自己。
发呆时,有的人是在放空自己,脑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则是在思考,脑海里就犹如放电影般,回想各种过往。胡女士说,发呆的时候,她一直在静下心来回想过去,反思自己的不足,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而且发呆能让她好好感受自己的身体,体会到身体各种细微变化。小童是个小学生,他虽然早早退出比赛,但他说,这个比赛让他印象深刻,原来他发呆的时候会想到那么多快乐玩耍的时光。
心理专家:发呆能放松自己、舒缓负面情绪
附二医心理医生戴王磊说,在充满的生活中,发呆能让人放松,缓解身体的疲劳,还能让大脑放空休息,有利于身心健康,是现代人一种新型、有创意的放松方式。相较于静坐、打禅等,发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难度较低,普通人都可以进行。此外,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很多人集赞了不少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发呆时的放空,思考和反省,舒缓负面情绪。
发呆技巧:你在家也可发个呆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人都忙于工作,忙于生活,闲暇时间也给了手机,很少有静下来的时间,让自己发个呆。如果你想静一静,放空一下自己,可以在家发个呆。昨天,记者特意向心理咨询专家和发呆专家们讨教了发呆技巧。
1、找个安静的地方,关闭手机,或是静音。
2、放些轻音乐,在心理学上,目前“门罗音乐”是受公认的最让人放松的音乐。
3、摘下首饰等束缚你的东西。发呆前,最好摘下手表、首饰、围巾等会束缚你的东西,如果是男士,最好放松皮带。
4、放个坐垫,垫高臀部。如果你选择坐着发呆,那么做好拿个坐垫,并将臀部垫高,能让腰直起来,也让坐姿更舒服。
相关链接:发呆比赛源于韩国
发呆比赛起源于韩国,年10月30日,韩国首尔举办了第一届“发呆大赛”,50位参加者坐在草地上,比拼放空技能,规则简单:不能动、不能笑、不能睡着,只能发呆,就连心跳加快都会被淘汰。最后一年仅9岁的小妹妹成功发呆3小时,赢得奖品“沉思者奖杯”。
年11月18日,中国首个“发呆大赛”在成都举行,吸引了约人前来参与。此项比赛要求选手在两个小时内,不能动、不能笑也不能睡着,否则将被淘汰。当日参与者最老者达70岁,最小者不到10岁。中国成都24岁家庭主妇胡春艳在寒风中“发呆”近5小时,成功夺冠。
来源:温州晚报作者:陈晓琴金智宽王翼翔编辑:图戈
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也别忘了偶尔发发呆放松放松自己,同意的戳一下底下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