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瓯北丁山古墓正式发布发掘成果,共出土上百件文物,其中在一座东晋古墓中发现了“年龄”至少年的古代波斯国进口的磨花玻璃碗。多件珍贵文物首次被发现,填补了温州文物领域的空白。本次发掘是温州迄今发现汉六朝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出土器物丰富,新发现文物多。磨花玻璃碗、金珠、铜弩机、石砚、青瓷魁、画像砖等均系温州首次发现。
年5月至9月,为配合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江特大桥工程建设,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对瓯北街道丁山工地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其中,汉六朝墓59座,另有唐、宋墓各1座、明清墓7座,出土陶瓷器、铜器等各类器物多件,取得了重要成果。
丁山考古工地鸟瞰图
丁山的位置
本次发掘的古墓群,汉六朝墓葬占绝大多数,其分布有明显特点,除少数散布于西、北面山坡外,多数墓葬选址于向阳的东、南坡,且大体呈三组排列。各组内墓葬大体先依同一高度横向排列,部分后葬者或前或后,避让有序,应为家族墓地。墓葬皆为土坑竖穴砖室墓,多数平面呈刀形和长方形,凸字形墓仅3座。
刀形和凸字形墓室一般长度接近6米,宽1.5米以上,墓室宽敞,底砖铺成人字形,券顶以楔形砖夹带长方形砖构筑。构筑较考究。长方形墓室较小,一般长4米多,宽逾1米。墓砖一般长34厘米,宽14.5厘米,厚5厘米,两侧模印铜钱纹、青龙、白虎、鱼纹、人面、几何纹、花瓣纹等组合纹饰。部分在一侧印有“咸康”、“咸和”、“宁康”、“元嘉”、“永明”、“升平”“永泰”等纪年。M13封门中还出有6块画像砖,在砖面上以细线划出女侍、飞仙等形象。
画像砖中的飞仙形象
多数墓葬随葬若干件青瓷,常见组合为盘口壶、罐、碗等,另有洗、砚、钵、唾壶、水盂等,有的还随葬有金、银、铜、铁、玻璃等材质文物。数量多、品种丰富且不乏精品,如东晋咸康二年(公元年)的M37除随葬盘口壶、罐、碗、钵、洗、魁、唾壶、三足砚等17件青瓷器外,还有铜弩机、玻璃碗、石砚各1件,银指环3枚,铁镜2枚,铜钱1枚,共24件器物。其中的玻璃碗仅出土于同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大墓之中,石砚、青瓷魁亦较少见。再如东晋咸康三年(公元年)的M43出土有青瓷盘口鸡首壶、盘口壶、碗、唾壶、虎子等12件青瓷器,其中的碗、鸡首壶、虎子造型端庄,制作规整,釉质莹润光泽,质量上乘。
点彩四耳罐
点彩蛙形水盂
铜弩机
青瓷魁
磨花玻璃碗
特别是磨花玻璃碗的发现,更是为丝绸之路贸易增添了新证。丁山汉六朝墓群延续时间长,分布有规律,纪年墓及标准器较多,不仅对于瓯窑青瓷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发展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浙江乃至江南地区汉六朝时期墓葬及青瓷形制演变规律以及丧葬习俗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看温州APP综合中国永嘉
见习记者:支俊武
编辑:李俊校对:周泉
责编:郑东监制:王若江
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