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和新课的全部课件在这里,请使用!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世界发展的节奏。
在与病毒抗争的日子里,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勠力同心共战疫情。
这段疫情成为同学们刻苦铭心的记忆,挖掘好疫情背后的知识用于教学也成为老师们的一项任务。下面,我们以新冠疫情中的一些关键词为核心,为大家梳理了最新的地理试题,希望能让大家对疫情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希望大家能用地理的眼光更好地认识世界。
关键词1:口罩
作为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防线,口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用物品的口罩、防护服、输液袋输液管、注射器等等都是石油化工产品。但是从石油到口罩要经过许多道工序,经过多次技术复杂的加工。
石油在炼油厂经过炼制,分成汽油,柴油,煤油等供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使用,其他成份到下一步的裂解装置继续加工;裂解装置把原料分离成乙烯、丙烯、碳四等等产品;聚合装置再把丙烯生产成聚丙烯白色颗粒。
聚丙烯是制造口罩的核心材料过滤层的直接原料,但还要经过几个重要的工序才能供生产口罩使用。一是把普通的聚丙烯加工成高熔融指数的专用料,二是把专用料加工成熔喷无纺布。到这儿,熔喷无纺布就可以直接做口罩用了。
1
涉及考点: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工业区位、
2
(.4金华十校)下图是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
1.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原料
C.技术D.劳动力
2.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
A.商贸联系
B.科技联系
C.信息联系
D.生产协作联系
1.A2.D
第1题,一般来说,市场决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A正确。口罩对原料(棉、布)的需求不多,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力有影响,但从整个口罩生产量来说并非主要。
第2题,无纺布卷料是口罩的原料,原料生产厂和产品加工产之间存在生产协作联系。
3.(.5嘉兴模拟)年,新冠疫情十分严峻,中国很多企业快速转向生产口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技术B.市场C.政策D.劳动力
3.B
第3题,新冠疫情下,口罩市场需求量大增,这使得中国很多企业快速转向口罩生产。
图为医用口罩产业链及我国医用口罩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及空间分布示意。完成4、5题。
4.图1所示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有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投入与产出的联系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5.图2中
A.上游企业分布最分散
B.中游企业数量最少
C.下游企业布局受技术影响
D.下游企业布局受市场影响
4.A5.D
第4题,口罩厂上中下游之间存在原料和产品的关联,故有生产协作联系。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流通、销售,有商贸联系。
第5题,下游涉及市场流通企业,从图看企业数量与人口多少存在一定相关性,受市场影响大。
(衡水九调)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十三世纪初,《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元朝*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城。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年PM2.5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为配合控制“新冠肺炎”,年初我国口罩企业迅速复工、扩产增产,甚至有些汽车厂、服装厂改建口罩生产线,达到日产医用口罩1.16亿只,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生产医用口罩的关键原材料熔喷布几乎%产于我国。据此回答6-8题。6.口罩最早使用最可能是用于A.疾病防疫B.宫廷宴会C.实验室D.工厂防尘7.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医用口罩生产基地原因主要有①交通便捷②科技先进③劳动力充足且廉价④产业基础齐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年初,与服装、汽车厂改产口罩无关的因素是A.防疫B.政策C.市场D.科技
6.B7.C8.D
关键词2:防护服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放眼,防护服和口罩生产企业瞬间置于风口,服装厂转产防护服,用实际行动支援一线,抗击疫情。
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聚丙烯(PP)、聚酯等原材料;中上游产业包括PP无纺布、熔喷布及平缝机、包缝机等生产设备;中游即医用防护服制造商;下游涉及医用防护服的各类流通渠道,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医院与药店、电商平台等。
1
涉及考点: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
2
(.4台州)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上游材料供应、中游生产以及下游应用环节。完成11、12题。
1.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与其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地域联系分别是
A.生产协作商贸联系
B.科技联系商贸联系
C.生产协作信息联系
D.信息联系商贸联系
2.2月份,针对医用防护服往往使用一次后丢弃的问题,河南省紧急启动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研发,这种做法最符合
A.清洁生产的要求
B.循环经济的模式
C.传统经济的优势
D.可持续发展内涵
1.A2.D
第1题,上游环节存在不同工序间的生产协作,上中下游存在商贸联系。
第2题,重复使用、减少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内涵,D正确。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都不符合题意。
关键词3:疫情地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每天的变化也较大。对其固有的时空特征,采用地图的手段对疫情数据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数量特征进行可视化呈现成为最为普遍的方式。
疫情地图一般用arcgis制作。
1
涉及考点:地理信息技术
2
(.4湖丽衢联考)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完成1、2题。
1.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
2.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偏落后
B.经商返温人员多
C.外出打工人数多
D.在外学生人数多
1.C2.B
第1题,根据材料,疫情地图即GIS地图。
第2题,温州民营经济活跃,在外经商人员多于浙江其他地区,春节期间经商返温人员多,导致输入性病例较多。
(.3宁波十校)3.2月26日晚,张同学用手机查看《新冠病毒最新实时疫情地图》,在图中点击浙江省,会出现“省份:浙江;现存确诊人”文字信息,“疫情地图”呈现的确诊人数的技术,属于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D.虚拟现实
3.A
“疫情地图”就是GIS地图。
关键词4:抗新冠药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作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中医药治疗新冠的经验,正在为国际社会防控疫情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国家药监局批准,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纳入新冠肺炎治疗。
1
涉及考点:农业区位
2
(福建质检)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道地药材是带有地域特点、疗效好的中药材,是我国宝贵的中医药资源。浙江省某县出产多种道地药材,并在全县广泛种植。近年,该县致力打造“药养+林养”型华东康养基地。图1示意该县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区位条件较好的康养基地位于该县
A.东北部B.西北部
C.东南部D.西南部
2.与该县道地药材自然生长环境相似的地区位于
A.江淮平原B.黔北山区
C.滇南谷地D.长白山区
1.D2.B
关键词5:医院
武汉医院位于蔡甸区知音湖大道,是参照年抗击非典期间“医院”模式,在武汉职工疗养院,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仅用10天时间,武汉医院就拔地而起,医院也于2月5日建成。“火雷速度”,凝结着广大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彰显了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1
涉及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区位选址
2
1.(.4鄞州中学开学考)武汉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时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下图反映了医院建设过程中周边地表的变化过程。对周边地表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监测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RS
C.数字地球D.GIS
1.B
(密云一模)2.图10为湖北省交通及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征。(3分)
(2)说出湖北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5分)
医院选址蔡甸区知音湖畔(该湖非城市水源地),前后历时十天,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建造速度和抗疫信心。图11为医院位置图。
(3)分析医院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1)(3分)地形(2):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1):西部高,东部低。
(2)(5分)特点:(3分)交织成网状,东部交通线密度大,线路多(东部以武汉为中心,线路多),西部较稀疏,线路少。(2分)影响因素:地形、人口、城市、经济等
(3)(4分)地形平坦,医院建设;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城市郊区,有足够大的空地建设;知音湖畔,环境优美。(自然2点,2分)
关键词6:健康码
年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码模式,实施市民和拟进入杭州人员的“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并与钉钉企业复工申请平台打通。后健康码在全国各地推广。
各类健康码的推出,彰显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但要进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的人流、物流堵点,还有赖于更加精准和灵活的治理模式,让技术应用更好地为疫情防控“加码”护航。
1
涉及考点:地理信息技术
2
1.(.5宁波模拟)年疫情期间,为了防疫需要及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进行,浙江省实行“健康码”制度。下图为不同级别的“健康码”。该图的制作借助于
A.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经过各测点时人体体温信息
B.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个人途经的位置、停留情况
C.全球定位系统获取个人的实时位置、接触状况
D.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每个人之间接触的监控
1.B
第1题,不同级别的“健康码”需要查询个人途经的位置、停留情况,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
(.4绍兴模拟)年2月“战疫”期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完成2、3题.2.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GIS、AIB.GPS、GISC.RS、GISD.RS、GPS3.健康码在全国推广使用,可能遇到的难题主要是A.区域政策的差异B.申请过程较复杂C.网络信号未覆盖D.制作技术要求高
2.B3.A
第2题,获取用户形成记录,运用了GPS,形成健康码用到GIS。
第3题,关键词在“全国推广使用”,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有差异,导致健康码全国推广使用存在障碍(各地结合实际推出了不同的健康认证措施),A正确。本题易错选C,其实现阶段全国网络信号覆盖面广(98%区域覆盖有4G网络)。
关键词7:疫情影响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撑,突发疫情下,人们的数字化需求被点燃,部分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得以快速向云端转移,互联网企业顺势而上,各展拳脚,各种线上应用服务迎来逆势爆发。
1
涉及考点:工业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济南一模)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据此完成1~3题。
1.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间关联度高B.生产技术成熟
C.国际市场需求D.劳动力成本低
2.3月4日中国口罩产量产能已双双过亿,这将迅速提高我国
A.抗击疫情能力B.工业化水平
C.交通运输能力D.科技研发水平
3.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
A.餐饮行业B.影视行业
C.房地产业D.互联网业
1.B2.A3.D
(贵阳一模)汽车生产工艺复杂,产业链长,生产车间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禁譆总装四大车间,其中涂装车间为无尘车间,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年新冠肺炎疫情期网,中国企业展现出惊人的团结和责任感,超过家企业跨界转产口罩等医疗物资。2月6日,W汽车企业宣布生产口罩,三天后第一批口罩下线,践行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承诺。同时多家汽车企业纷纷跟进,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据此完成4-6题。
4.汽车生产企业最适合用于生产口罩的车间是
A.冲压车间B.焊装车间
C.涂装车间D.总装车间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汽车企业调整生产线生产口罩,可以
A.延长产业链B.充分调动产能
C.转移下岗工人D.升级产业结构
6.疫情期间,多采用航空运输送口罩,这是因为
A.口罩属于稀缺物质
B.空运连续性强
C.口罩属于无菌产品
D.空运更为及时
4.C5.B6.D
(重庆二诊)无纺布是指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主要用于生产口罩、防护服、服装里衬等。湖北仙桃市目前有无纺布生产及加工企业上千家,已成为全球最大无纺布产业基地,其产品多以出口为主。为促进无纺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仙桃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与武汉大学建立科研攻关联盟,引导技术革新升级。年3月12日北京时间2:10,我国第二批援助伊朗的货机从上海出发,将包含仙桃生产的口罩、防护服以及上海生产的诊断试剂等多种医药物资紧急送往德黑兰,于德黑兰时间11:40到达德黑兰机场。据此完成7、8题。
7.仙桃市无纺布产业技术革新升级的首要目的是
A.提高产品质量B.开创新型产业
C.降低生产成本D.扩大规模效益
8.伊朗采用52°30E地方时为德黑兰时间,我国第二批援伊货机在途中花费的时间是
A.9.5小时B.13小时
C.14小时D.14.5小时
7.A8.C
7.(四省第三次大联考)近年来,烈性传染病病毒引起世界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