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采集,温医大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本科在读生孟琪山同学成功捐献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例、温医大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孟同学的爱心之举将为千里之外的患者送去“生命火种”。
捐献当天上午,温医大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先建,温州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叶医院,为孟同学续写“爱心专列车”、点亮“生命火种”的精神点赞,并为他颁发荣誉证书。孟同学积极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学生誓言,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学医初心,担当起社会责任。
年10月,孟同学在学校参加由血液银行组织的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于是主动填写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同意书并采集血样,自此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年4月9日,一通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紧急联系上孟同学,医院的紧急求助。孟同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因为父母都是学医的,所以他们对孩子的选择也很支持。第二天,医院完成体检,并抽取血样与患者进行HLA高分辨分型检测,结果显示全相合。5月10日,他顺利完成捐献,成为温州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孟同学在同学中的评价极高。说起他,大家的评价几乎都是:“他是一位大好人!”。有同学说:“孟同学非常热心,例如一些没有电子版的新课本,他会去扫描了发给我们,考试前也会整理一些学校的题库并和我们分享。有时候我和他讨论实验室遇到的困难,他总会分享自己的经验。总而言之就是一位乐于助人、潜心科研的同学。”
同学们还称他为“实践达人”。在捐献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孟同学即使双手扎针也能灵活在床上翻转,据了解,原来是孟同学有过帮别人扎留置针的经历,便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了。作为一名温医学子,孟同学将“求是奋发”的校训落到了实处,即使是住院期间,他依旧心系学习,不愿落下一节课。5月6日是孟同学入院的第一天,但他当天下午还坚持回校参加考试。捐献完造血干细胞的第二天,他立即投入到课程中,“我现在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完全没有不舒服,下午跟着老师见习去!”问起有什么想对受捐者说的,孟同学说:“希望他能早日康复,我们有很多人都在支持你。”
孟同学是温医大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首例捐献的本科生。该学院此前已有三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先建说,学院这些骨髓捐献者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用人间大爱为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生命种子”,展现了医学生的担当与使命,成为学院乃至社会的榜样。在他们的激励下,该学院近百名师生纷纷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长,更是该学院精神风貌的展现,是爱心与责任的传递。同时,也生动诠释了该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致力于培养有信仰、有力量、有爱心的医学人才,从而能够不断涌现更多匹配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供稿:温州晚报
记者张嫣彬
通讯员温医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