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9月9日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各县(市、区)对本地区7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主题发布。
9月17日上午10时,瓯海区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奋力书写‘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建设新篇章”主题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
01
问题一
中国网记者胡炎桢: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作出决定,提出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瓯海作为核心城区,提出要坚定扛起新时代使命担当,打造温州中心城区西南主门户。我们注意到,里面提到要打造南部新区,下步总体是怎么考虑的?
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
首先,我想讲下瓯海为什么要提出打造南部新区?瓯海前些年在城市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力度,特别是高规格、大手笔推进中心区、高铁新城、高教新区、南湖新城等四大组团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瓯海新城先后获得十二五“浙江产城融合十大示范新城”“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新城”等称号,这些成绩有目共睹。
今年,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瓯海作为温州中心城区之一,推进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产城融合,可以说是正当其时、也是担当使命。如何答好“城市怎么发展、向哪儿发展”这张答卷,这是我们今年年初提出要打造“城市建设和产城融合标杆城区”目标后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考虑要在推进中心区、高铁新城建设的同时,把城市建设、产城融合主阵地战略性向南部转移。在这方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同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在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分组讨论会上勉励瓯海在城市建设上要继续保持当前势头、一马当先,并指出城市不但要向东面海发展,而且要始终围绕大罗山,加快向南发展。这无形中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更加坚定谋划推进南部新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并在区委九届八次全会上进行重点部署。
关于南部新区的界址范围,我们做了很多的讨论和研究,目前初定核心区域范围是东至大罗山—三垟湿地、西南至凤凰山—吹台山、北至瓯海大道,包括梧田街道(部分区域)、南白象街道、茶山街道(部分区域)、丽岙街道(部分区域)4个街道,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未来我们还考虑将范围拓展至仙岩、三垟湿地、吹台山,还有可能与瑞安塘下片形成联动发展。
我们提出打造南部新区,基于一定的基础条件:
一是这里拥有最便利的区位交通,从全市版图来看,这块区域是中心位置,有南白象高速出口,金丽温高速与甬台温高速交汇于此,国道和国道在这里相交,有瓯海大道和温瑞大道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年内还将开工建设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和温瑞大道快速路,与高铁温州南站、龙湾国际机场建立起半小时交通圈,未来S3和M1线都会经过这块区域、设立站点,这里是连接温州市区与瑞安片区的关键节点。
二是这里拥有最丰富的科教资源。这块区域是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的主阵地,坐拥温州大学城,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商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等院校,还有温州中学、瓯海中学等20所高质量公办学校和北京外国语附属学校等27所民办学校,集聚了全市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特色小镇—生命健康小镇,拥有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作为全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的南湖“未来社区”已经开工建设,同时,区域内还汇集了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市六医医院等全市最高端的医疗资源。
三是这里拥有最优质的人文生态资源。这片区域生态基底优越,集温州山水精华之所在,水如棋局,山似屏帏,大罗山、吹台山、凤凰山环绕,温瑞塘河流经此处,沿线正在打造塘河博物馆群,千年古塔——白象塔矗立塘河岸边,镇守一方水土,这里是温州南面的福地。中国山水诗祖谢灵运、唐代高僧—永嘉大师玄觉、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李叔同、明代高僧逆川大师,这些阅尽世间沧桑的高人,不分儒释道,异代而同怀,先后汇聚于这一脉山水。
基于这样的条件,目前我们正在采取国际招标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对南部新区进行规划设计,重点做好城市概念规划、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计划12月中旬前拿出概念规划。着眼未来,我们希望把南部新区打造成为“创新之区、未来之城”,打造成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验地,通过加快梧白板块、茶山大学城一体化建设发展、加快腾退旧村区块与落后产能,积极导入数字经济、健康医疗、智能装备、时尚设计等创新产业,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传延塘河水岸河居文化,打造2.0版瓯海城市建设样板。
02
问题二
瓯海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许凯光:根据之前媒体报道,9月26日,温州进口商品贸易港将对外营业,能否给我们提前简单介绍一下瓯海全力打造的“世界超市”特色亮点?
瓯海区委副书记、区长曾瑞华:
作为温州打造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的核心平台,该项目位于瓯海中心区牛山商务广场,总占地面积66.6亩,总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项目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仅仅用时三个多月,目前已基本完工,并计划于9月26日与市民正式见面。我们的目标是把该项目打造成为“买全球、卖全国”的“世界超市”。借此机会,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下项目特色亮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区位优势明显。该项目地处瓯海新城核心区,交通十分便利,边上就是瓯海大道、市域铁路S1线,距离温州南站、高速互通都在10分钟以内,距离龙湾机场也不过25分钟车程,无论是温州本地市民,还是来自浙南闽北赣东的客人,来这里购物都非常方便。同时,温州即将被纳入义新欧班列节点城市,货运站点就设在温州铁路西站,距这里仅10分钟车程,可以说,来自欧洲、中东、中亚来的商品可直通贸易港。
第二个特点,就是项目功能齐全。该项目业务涉及40多个国家,多个品牌代理权和3万多种商品,整个牛山商务区的3幢25层大楼都将作为项目及后续拓展空间使用,是目前全省单体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其中1至3层,以欧洲、美洲、亚洲为主题,设置有欧洲、中东、东亚、东南亚、“一带一路”等国家场馆,囊括了酒类、服饰、化妆品、食品、家具等各类商品。4-25层为项目办公区域,汇集了贸易公司、电商平台、金融服务等配套机构,将全面形成批零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进口产业链。同时,我们在沿街副楼打造了“万国风情美食街”,市民朋友在这里就能尝遍全球美食。
第三个特点,就是支撑配套完善。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实施“”配套工程。
其中“4”:就是布局丽岙进口产业基地、瓯海中心区进口轻奢生活馆、国际时尚鞋服市场,与贸易港形成4大市场错位发展格局;“3”:就是建设瓯海中心区进口商品物流园、丽岙进口商品物流园、牛山进口商品跨境电商园等三大园区,作为物流支撑;“2”:就是构建进口商品分销网、境外商品信息网两张网络,作为销售渠道支撑;“1”:就是专门出台贸易港“8条新政”,达到我们规定的经营标准,不但租金全免,单家企业最高可获万元以上奖励。
目前,贸易港已入驻网易严选、义乌爱喜猫、欧俪德等50家品牌企业,同时还有30多家意向企业正在洽谈。下步,我们计划通过2-3年的培育,力争引进进口商户家以上,进口产值突破30亿元。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诚挚欢迎广大市民来这里享受“买全球、卖全国”的购物体验。
03
问题三
浙江日报记者项锐:瓯海将承办亚运会龙舟赛事,请问瓯海筹备的怎么样了?届时将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瓯海形象?
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
我们即将迎来第19届亚运会0天倒计时,温州作为年杭州亚运会分赛场,其中瓯海将承办龙舟赛事项目。我们以“办好一项赛,提升一座城”的理念,上下同欲、万众一心,践行亚运使命,下最大决心、用最快速度、选最好区域、建最优项目,全力以赴抓好亚运会龙舟赛事筹备工作,坚持与杭州对标、向杭州看齐,不辜负省委、市委和全省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第一次承办这么大型的国际赛事,对于瓯海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的筹备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最”:
一是以最高规格推进赛事筹备。我们成立了由我和曾瑞华区长领衔的年杭州亚运会温州龙舟赛事(瓯海)组委会,由一位区委常委任组委会秘书长,一位区委常委、两位副区长任副秘书长,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并设立综合部、场馆部、大型活动部、宣传策划部、组织财务部、竞赛部、产业开发部、志愿者服务部、安全保卫部等9个部,抽调相关部门骨干力量组建专业团队,统筹协调赛事筹备各项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迎亚运“十大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化推进、项目化落实文明素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等十大重点领域筹备工作。
二是以最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亚运龙舟运动基地选址在瓯海中心区南单元核心区域,规划布局“一基地一场两馆”,采用PPP模式及“水岸同建、无缝相连”的建设方式,将打造全国乃至全亚洲最高端、最标准的龙舟体育运动综合体。目前亚运会龙舟赛事基地已经开工建设,龙舟运动基地水利部分已完成总投资3.36亿元,计划明年10月工程整体竣工;龙舟运动基地建筑及景观部分已完成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定稿,并报亚组委审核同意,正处于设计方案深化、规划报批及施工图编制阶段;瓯海奥体中心正处于规划报批程序,现场正进行施工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周边配套建设的温州第一个亚运主题公园——瓯海亚运公园已建成开放,“第一高楼”君康健康产业中心已开工建设,将于年亚运会前建成开业、刷新城市天际线,逐步形成“商业+河景+公园+亚运村”城市经济圈。同时,我们正全力推进瓯海中心区环境综合整治,以一座崭新的亚运新城形象迎接盛会来临。
三是以最实举措推进氛围营造。今年,我们在全区范围全面开展“同迎亚运·文明十讲”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开展“百场宣讲进基层”等十大载体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激发市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