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越发严峻,温籍侨胞的安危,深深牵动着家乡亲人的心。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和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家或多或少会产生恐慌情绪,心理专家给所有海外同胞支支招。
齐心协力,攻克疫情
海外侨胞防疫指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
●居家防护篇●
1.在家也感到很紧张,一直戴着口罩有必要吗?
答:处在他乡异国,我们的恐慌可能会更大。但家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特别是如果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那戴口罩是不必要的。如果觉得家人有一定感染风险的,可以让那位家庭成员去隔离点,或在一个房间进行自我隔离。在家中,做好日常的消杀工作,让房间处于通风状态以及勤洗手,可以放心地不用时时戴口罩。
2.宅家时间太长了,有些烦躁了怎么办?
答:在国外,我们可能很少那么长时间一直待在自己的家里。这段特殊的抗疫时期,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全民贡献,就是宅家为疫情做出贡献。看起来很简单的贡献,对于疫情的控制却最为重要。这么长时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我们会有一些情绪反应这很正常。
这次疫情隔离期,大家虽被束缚住了自由的出行,但很多人也发展出了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技能,有些人发现了自己厨艺的天分,有些人发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天分。我们也可以多去尝试一些在家能发展的技能像做饭,家务,让我们多去动手做事充实自己。
有些烦躁焦虑也可能与我们太久没运动有关,我们可以在家里去尝试运动,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健身操跟着一起动起来。如果能坚持天天进行有氧运动,我们的情绪会随之改善。
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互动和连接,是维护好我们情绪的有效方法。
3.在家里待得时间长了,与家人的冲突多了怎么办?
答:宅家隔离,本来聚少离多的一家子现在每天24小时几乎都处在一起,时间久了,难免有些摩擦冲突。家人间的相处出现了矛盾该怎么做呢?矛盾的真正解决办法就是沟通,有效的沟通。在双方甚至三方四方还在情绪中时,应互相回避让情绪冷却一下。到了大家都冷静下来的时候,大家互换角色,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验,再互相去沟通。其实这次特殊的情况让一家人也难得有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很多家庭的关系也有所好转。
4.长期宅家,生活变得不规律怎么办?
答:这么长的时间,都宅在家里吃吃睡睡玩玩,时间概念都渐渐模糊,甚至昼夜颠倒,就像是刚到国外倒时差一样,整天昏昏沉沉,生物钟都被打乱了。如果出现了昼夜颠倒这种情况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调节生活规律,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生活计划。比如早上七点半起床,八点半看书,十一点半吃饭等等。列好计划可以写成一个大的计划表,贴在家中醒目的位置,全家一起监督。同时定好闹钟,开始规律的生活,安排好日常的运动也很重要哦。
二
●青少年心理防护篇●
5.家人让我每天都待在家里不许出去玩,我感到很烦躁,该怎么办?
答:整天都待在家里确实很无聊、很难熬,再加上疫情的消息一条接一条,总想出去散散心、透透气。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想要立刻享受到旅行、外出的快乐,就有可能感染病毒。与其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如延迟满足,你就能获得更高的安全保障。重新调整作息时间,从普通的事件中找到特别的意义可能会让你格外高兴。比如,写一写或画一画“宅”在家的自己,用艺术的方式发泄情绪。弹一曲自己喜欢的歌曲,写一篇自己欣赏的小文章都可能有助于缓解烦躁。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家做一些运动,玩一些平常的居家娱乐项目。
6.因为疫情,学校延迟开学了。一方面我感到很开心,希望疫情晚点结束,这样就可以在家多玩几天;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很差劲,感到羞愧和内疚。我该怎么办?
答:爱玩爱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向往轻松的生活。但是道德感也不可缺少,它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不要责怪自己,允许自己好好享受在家休息的时光,同时也要做好“假期有限”的准备。你可以列一张时间计划表,把你想做的事情合理安排并一一实践,那么当假期结束时,你一定会品尝到充实满足的好滋味!
7.低龄儿童,易发脾气,如何安抚?
答:海外多数城市也采取了封城政策,很多青少年被家长要求不能出门,长期封闭会有焦躁不安、烦躁的情绪。安抚儿童首先要明白,要以孩子为中心,这并不是鼓励要宠溺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做到积极交流,耐心倾听,充分理解。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比如把病毒比喻成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里类似的角色,把防护措施比喻成某种盾牌。此外,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家长们也要时刻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保障儿童的营养和睡眠,根据不同年龄段,为孩子安排丰富有趣的家庭创造性的、教学类的、活动性的游戏。每天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比如寻宝游戏,既有利于跟孩子增进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帮助孩子培养规则感,养成良好的习惯。
8.居家网课,节奏不合,亲子冲突,怎么缓解?
答:海外某些城市也陆续延学停课,青少年需要在网上自行学习。居家网课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对于不少习惯于被监督的青少年来说,比较容易出现懈怠,学生无法有效跟进网络课程的节奏。很多家长也同样有问题,会因为被逼每天打卡,对于网课时孩子出现的心不在焉、完不成作业等问题,会出现抱怨和不满,时间一长,耐心被磨得消失殆尽,甚至激发亲子冲突。一方面担心孩子没有好好遵守规则上网课,一方面又担心自家孩子落后于别人。所以,建议家庭制定劳逸结合的计划,合理调配上课和作息时间,每天留出独处的时间,适当运动放松,脱离网课内容,进行亲子互动,减少无谓指责。特别是碰到小的孩子未完成或者未按时完成的事项,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指责。
9.最近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想认真学习却没有动力,想出门又担心。我该怎么办?
答:面对这样的重大事件,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抑郁情绪,比如对生活失去兴趣,什么都不想做,失眠、食欲衰退、心情低落等等。如果你正处于这种状态,建议你:
(1)寻求社会支持,和同学朋友多多交流,分享一些有趣的笑话或经历;
(2)规律作息,保证睡眠,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
(3)设定一个小目标,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表,丰富当下的生活,和无所事事说再见;
(4)适当运动,增加身体活力,提高抵抗力,排解抑郁心情;
(5)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帮你改善心情,适当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和干预。
10.这段时间,虽然全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但是总是容易吵架,好像也没有培养好的情感,怎么办?
答:很多时候,不是没有陪伴,而是无效的陪伴。一家人同坐客厅,各自玩着手机,打着游戏,连句话都没怎么说,这样的陪伴有不如没有。孩子和父母一起共同阅览官方数据,传递正能量的官方消息,互相吐槽互相分享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此外,还可以互相探讨,制定出家庭计划。共读一些好书,学习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家庭的氛围和动力也至关重要。设立家庭值日生,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既可以减轻家长的家务压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共同开发一些美食,激活自己的厨艺细胞,让自己活跃在朋友圈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11.疫情爆发后,依旧要去学校,人流量密集,很担心会不会被感染。
答:很多国家都很严峻,采取了必要的防控措施,但是少数地区政策是按时上下学。每个人有些许担心的情绪也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学生们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勤洗手,不信谣,不传谣。学生之间,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