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呼啸而来的火车,两名在铁轨上被吓呆的儿童,突然间,一个身影纵身一跃……电影《李学生》的片头,13年前的那一幕又将台下观众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7月16日,电影《李学生》温州首映式在温州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举行,李学生真挚质朴的平凡人生和英勇救人的感人事迹,直抵内心,令人动容。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时代,总有向善的主流。舍己救人的李学生是平民英雄的典范,十几年来,温州好人辈出,向上向善已经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李学生》首映仪式现场。
▲李学生女儿李敏接受市民鲜花。
《李学生》预告片
01:08电影艺术再现了李学生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经历和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一个平凡之人的英雄壮举,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是一部潸然泪下的鸿篇巨制。通过电影《李学生》,以李学生等无数好人精神浇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在瓯越大地、华商之源、大江南北越开越艳。
▲电影海报
危急
时刻
他用年轻的生命感动了一座城
他显得那么平凡,茫茫人海中只是一粟,却在普通的人生中做出了“英雄”的壮举。年2月20日下午4点50分,李学生勇救在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将生命定格在37岁。“英雄”这一称号,是社会各界对他的颂赞。
▲李学生舍身救人现场
分钟的电影,艺术地呈现了李学生短暂又平凡的人生,跌宕起伏的电影情节,将李学生生命中的闪亮点清晰地勾勒出来。
观影现场,观众看得聚精会神,随着剧情的展开,时而为他的憨厚而开怀,时而掩面流泪,“他还这么年轻,家里有两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却勇敢地用自己37岁的生命换回了小孩子的生命,真的让我非常感动。”来自育才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简峥付嵘被李学生的义举深深震撼。
影片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大家纷纷表示,电影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学生、一个更加全面而又立体的李学生,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名特殊的观众——李学生的女儿李敏。电影中父亲形象朴实、情感真挚,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形象再现,令她热泪盈眶。“小时候不懂事,父亲外出打工,我还埋怨他不回家看我,即便来了也很快就又走了。”现在的李敏,更加体会到父亲当年的不易,整部影片看下来,仿佛重新见到了他。片尾李学生转身的一个微笑,深深地印在了李敏心里:“我感觉天堂里的爸爸就是这样一直注视着我,特别温暖,特别亲切。”
▲李学生生前和女儿的最后一张合影
凡人
善举
“李学生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
十多年来,李学生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平民英雄的典范。在这座“大爱城市、诚信社会、道德高地”,李学生带来的温暖正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温州泛起层层涟漪,激荡出的暖流,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造就一片善待他人的土壤。
那一刻的舍生取义,人们在平凡中触摸到了崇高的人性。
英雄牺牲后不久,《温州日报》一版刊发的李学生见义勇为事迹长篇通讯《中原热血洒瓯越》,字里行间,浸染着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和褒奖。李学生的事迹精神成为舍生取义的代名词,英雄的形象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深深扎根。
瓯越大地,由此拉开了以“李学生精神”为代表的公民道德建设。
▲李敏和爷爷代表李学生领取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称号。资料图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作出批示:“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做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
▲年11月,习近平抱着小李敏合影。资料图
十多年来,李学生的不平凡壮举一直在温州城传唱。在浙江骄傲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颁奖仪式上,李学生被评为“十大人物”之一。年,李学生获评首届“全国道德模范”。由李学生引发的“最美温州人”现象不断升温,形成弘扬正气、催人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最近举办的“最美声扬白鹿城”温州最美故事巡回宣讲中,李学生的故事是宣讲文本的首选。
▲李学生先后被评为年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温州市见义勇为模范、浙江见义勇为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如今,凡人善举在温州已经已蔚然成风:郑九万、周大军、叶小燕、卢丙会、陶蛟龙、王青意、蔡福想、汪自强、潘超俊、潘宝良、兰小草王珏……一位位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最美”人物、英雄英模、道德典范,他们的事迹在瓯越大地竞相传诵,使“大爱城市,诚信社会,道德高地”熠熠生辉,进而感动社会、影响全国。
▲温州道德馆
感恩
回馈
见证温州道德慈善新坐标
正如李敏所说的,如果李学生在天堂注视着这片他为之奋斗献身的土地的话,现在的他一定无牵无挂。
13年来,来自温州四面八方的温暖接力起李学生为人子、为人父的职责,助李学生的父亲和女儿安心养老、就学、就业……
▲小学时期的李敏
“现在老爷子已经把我们当亲人了,什么喜事、难事都会跟我们说。”在水心社区主任林文花眼中,李老伯一家能在温州安度晚年,就是对李学生最好的回报。这13年来,李老伯一家都可以到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享用午餐和晚餐,每个月25号,还有志愿活动为老人免费理发、义诊、维修电器。
逢年过节,社区总忘不了带着生活用品去李老伯家拜访。遇到经济难题,总有好心人出来买单。这13年不断的慰问和捐助,基本上解决了李家爷孙的生活费用。“我本身花钱不多,懂事以来,好像都没有钱不够用的感觉。”李敏说自己是很幸运的,社会各界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帮助,第二故乡温州给了她满满的温暖。
有无数的人一直为李敏的心理健康、升学、找工作默默操心、奉献。“我想回温州工作。因为父亲就是属于温州的,我应该待在离父亲近的地方。”年,李敏大学毕业,得知她有意留在温州,温州市委宣传部委托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帮助联系了康奈集团。该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蔡发荣说:“李学生的事就发生在我们公司不远处,他的事迹感动众人,我们不应该忘记他和他的家人。”一年来,李敏从电商客服部门起步,在一对一导师的带领下,她迅速融入了这个团体。今年,李敏又轮岗到了品牌中心,负责品牌的推广运营,有了更大的平台施展。
▲工作中的李敏
李敏坦言,在社会的帮助下,她的人生走得非常顺遂。“第一个月的工资,为爷爷奶奶买了两双棉鞋。”现在的她,正在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照顾自己和家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精神的动力
13年来,李学生这个名字,在瓯越大地上传颂,李学生精神,感动和影响着浙豫两省、乃至全国。他的惊鸿一跃,让生命化为永恒,让精神生生不息。他的英勇举动给温州留下一座高大的丰碑,温州媒体将之总结为“李学生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的风范,就是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精神。13年来,李学生的精神风范,为温州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李学生的壮举,也推动了两地善待义士遗孤,构建见义勇为者社会保障机制的步伐。温州民间成立基金,委托相关部门监管,用于抚养他的女儿李敏。同时,温州也抓紧制订见义勇为奖励和表彰办法,保障像李学生这样的英雄“流血不流泪”。13年来,温州社会各界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