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村播电商数字经济2020年浙江11
TUhjnbcbe - 2025/2/7 18:07:00
                            

杭州提出,要充分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创业、生态文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叠加优势,大力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以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以筹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为契机高标准推进城市国际化,努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宁波表态要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继续唱好“双城记”,深入推进“六争攻坚”行动,持续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

温州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以“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为总目标,在新征程上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

湖州下了“两山”再出发的决心,以翻篇归零的心态推动“两山”理念再深化、“两山”实践再出发,让绿色成为湖州最动人的色彩,进一步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金名片;

嘉兴要毫不动摇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打好建设“枢纽嘉兴”“创新嘉兴”“品质嘉兴”“开放嘉兴”四大会战,在践行国家战略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绍兴定下了加快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更高水平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

金华围绕“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总要求,加快提升都市区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市域共治新样板;

衢州要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努力把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来之不易的营商环境优势、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舟山提出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加速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高水平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海岛样板;

台州将目标锚定在建设“实业强、机制活、环境优、城市兴、百姓富”的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

丽水要持续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奋力争当高质量绿色发展“挺进师”。

深入实施“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强化智防智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闭环管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翻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常态化疫情防控是必不可缺的环节。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补短项目等也被多地列入今年计划。衢州还提出大力推行使用公筷公勺、见面行作揖礼等“八个一”系列有礼行动,让健康生活习惯常态化。

经济健康发展则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台州探索推行企业“服务码”,建立健全服务需求动态监测、信息采集和问题解决机制;宁波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增加首次贷、信用贷和无还本续贷,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增信体系;温州提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亿元以上,把更多资金用于帮扶市场主体恢复生产、健康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也是突破口之一。绍兴要加快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全国印染产业创新中心;舟山重点围绕石化、航空、新材料等领域,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丽水提出加快“并提撤转”,实现所有县(市、区)原则上只保留1个重点产业平台、所有产业平台明确1-2个特色主导产业。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宁波加强“订单+清单”监测预警,支持企业网上办展、网上洽谈,发展海外营销网络,大力拓展多元市场和出口替代市场;嘉兴鼓励企业调整产业产品布局,加大境外防疫急需的应急类、生活类和智能无接触类产品出口,并增加出口转内销比例,同时推动每个县(市、区)引进1~2家市外有实力的外贸公司,帮助本地企业增加出口订单。

此外,各地还在探索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温州为例,该市提出要培育发展定制消费、时尚消费、网红消费等消费新模式,系统谋划夜宴、夜游、夜购、夜演“月光经济四部曲”,擦亮“不夜温州”名片。

杭州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出公租房实物配租房源套、货币补贴保障家庭2万户,新开工公租房50万平方米、人才专项租赁房45万平方米,筹建蓝领公寓1.5万套。同时,加快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建设,打造老百姓幸福新平台。

嘉兴则提出着力打造城市品质“新标杆”,统筹建设商务、花园、智慧、文旅、健康、宜居“六个城市”。新城要凸现“国际范”,打造品质社区,让高品质生活成为高铁新城的鲜明气质;老城要展现“禾城味”,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行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金华加大企业稳岗支持力度,创建“高质量就业”村居,促进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未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就业,确保在金高校毕业生留金率达到35%以上,并提出培育青创之星,以创业带就业。

衢州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家庭1人以上稳定就业、低收入农户增收10%以上。

舟山持续促进渔农民增收,引导渔农民创新创业和转移就业,力争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最低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元以上。

丽水紧紧抓住“大搬快聚、下山脱贫”和“两进两回、上山致富”两条主线,鼓励搬迁群众3万人,继续推进“八个万元”“千名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等行动,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

杭州将服务借力上海发展,推动“张江研究+杭州智造”落地,加快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并协同打造杭州都市圈,建设杭衢黄省际旅游合作示范区。

嘉兴要跑出践行国家战略的“嘉速度”,举全市之力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嘉善片区与青浦、吴江片区形成相互协作、各展所长的对等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让“嘉兴枢纽”融入“虹桥板块”,构建完善“海陆空铁水”综合交通体系,把嘉兴打造成虹桥枢纽副中心。

湖州提出,要用撒手锏级的举措推动湖州从长三角地理中心向发展高地转变,并抢抓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湖州召开的机遇,深入谋划实施一批重大载体和项目,致力于建设长三角中心花园和绿色发展引领区。

舟山决心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打造与上海优势互补的海洋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向北拓展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新空间。

其他非接壤地也不甘示弱。温州提出要以嘉定为桥头堡,打造非接壤地接轨大上海典范;衢州携手皖闽赣共同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打造四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

丽水更是喊出了“问海借力”的响亮口号,推动市内各类平台分类对接上海重点平台、园区、企业集团,并启用张江科创“飞地”,联动推进各类“飞地”“飞楼”经济扩面升级,力争所有县(市、区)在上海建立“飞地”平台。同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与外国驻沪领馆、境外商务机构驻沪办事处、跨国公司在沪总部联系合作,吸引外资来丽直接投资。

在此次疫情中,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宅经济”迸发出了新活力。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在线新经济、非接触经济,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网红带货等新商业业态,纷纷被列入了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努力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当仁不让。杭州将继续做强电子商务、信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安防等优势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支持5G、量子通信等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也成为台州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的重要抓手。台州提出,加强数字经济项目招引,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端产业,谋划建设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华为路桥5G创新中心、温岭热刺激光产业园、三门5G信息产业园建设。

加快跨境电商发展,也成为各地应对外贸压力的重要举措。

杭州提出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全国第一城、全球第一流”,积极创建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兴鼓励企业设立海外贸易窗口,启动运行数字展贸平台;金华全面实施跨境电商“十大行动”,放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整体效应,并提出打造特色线上外贸平台,实现跨境网络零售出口亿元以上。

嘉兴提出“向农村配置优质资源、向集镇添加城市内涵、向农业注入现代元素”,实施“一个设计师团队承包一个村落”模式,以“洁序美”标准进行村庄整治改造,同时建设一批体现“江南风韵、小镇味道、现代生活”的特色集镇。

衢州明确大力培育美丽经济,高品质打造“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推动“两进两回”,每个县(市、区)分别引进1个10亿元项目、3个亿元项目,并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放大“全球免费游衢州”效应。

丽水则要以乡村大花园为基底促进乡村振兴,开发利用乡村根脉资源,全域实施“古村复兴示范工程”“拯救老屋行动”,构建产村融合、乡愁富民新平台。

打造数字乡村,也是多地采取的策略。衢州提出让“村播”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并打造乡村版未来社区;温州计划建设百家农产品电商中转仓,新增0个乡村末端寄递点,促进山区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

此外,多地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打响本地的农产品品牌,如温州的“瓯越鲜风”、金华的“金农好好”、衢州的“三衢味”、嘉兴的“嘉田四季”“嘉禾嘉米”等。

丽水更是明确:集中打造“丽水山耕”拳头产品5个,并制订实施“丽水山耕”进入北京、上海市场行动计划,争取更多农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清单,做大青田侨乡农品城主平台,推动“丽水山耕”走出国门,实现“丽水山耕”年销售额超百亿。

杭州提出,加快城市大脑在城管、医疗、房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以“一键审批”结果为导向,探索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用城市大脑的杭州实践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社会治理杭州模式。

结合城市大脑应用,还能提高应急和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感知度。温州提出建成用好“防汛智慧大脑”,绘制“风险一张图”,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舟山也明确表示,要实现防汛防台量化细化精准管控。

平安是最基本的幸福。宁波要加强网络综合治理,推进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构建“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全面推行执法进小区;绍兴则提出实施“智慧警务”三年规划,提升“越警管家”平台,全力保障公共安全。

此外,“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枫桥式派出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等关键词也频繁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

湖州提出推进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推广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做法,打造一批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金华要提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功能,加强诉源治理,全域推广“一警情三推送”,构建全链条闭环化解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同时加快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现代警务模式,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积极打造“智安小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村播电商数字经济2020年浙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