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楼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住着品牌开发商打造的大房子,身价动辄上千万,外人眼中,他们可能就是衣食无忧的幸福家庭。
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却比天天担心摇不到号、买不到房的人,还要焦虑:手上的大房子,市价要比别人便宜不说,还一直卖不掉,没办法变现;想要改善生活品质,却因为没有购房名额,没有置换资金,迟迟得不到满足……
同样户型比别人少卖万
依然找不到下家
在一家私企任高管的王先生,便是这个庞大群体中的一员。
多年前,西溪诚园一期开盘,王先生很幸运地抢到了一套多平米房源,作为自己的婚房。近两年,随着二胎的出生,与父母同住的他,决定换套更宽敞一点的房子改善一下。但可惜,这个愿望迟迟未能达成。
原来,王先生这套房子是由三套小面积的房源拼合而成的,看似一整套的房子,其实有三本房产证。如果要交易,就要占据买家三个购房名额。
可现如今,杭州正在严格执行限购政策,以家庭为单位,最多只能购房两套房产,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三本房产证显然已经超额了。
所以王先生这套房子,一到二手房市场,身价就比其他一本证的房源低了不少:“普通一本证房源,挂牌均价大约在7万多/平米,但像我那种多本证的拼接房源,挂牌价只有6万/平米上下,实际成交价格可能还不到6万/平米。”
即便是身价“低人一等”,像王先生这样的多本证房源,依然是鲜有人问津。“即便是有名额买,首套二套的,交易环节就很麻烦。而且万一出了房产税,多套房子说不定还多收点税,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啊。”一位考虑买二手房的购房者表示。
在大部分购房者对多本证房源的排斥心理下,王先生这套房子,一如别的多本证房源一样,“挂牌很久,但一直没什么有诚意的买家出现”。而房子出不了手,也就没有名额、没有现金进行正常的改善。
眼看杭州置换成本越来越高,王先生内心的焦虑也越来越重,这个难题该如何解决?
“拼接户型”群体庞大
杭州几十个楼盘推出过此类房源
经历过上一轮楼市调控的人,对拼接户型不会感到陌生。年,国家出台90/70政策,此后,为了规避“70/90”的不确定风险,不少开发商开始推出由两套以上小户型拼成一套大户型的房源,也就是“拼接户型”。
这些户型,除了房产证比普通户型要多几本之外,从户型格局上来看并无太大差异。在不限购的年份,这样的拼接户型对于购房者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弊端;开发商层面,在前期规划报批、后续销售过程中,阻力并不大。
因此,在年“70/90”政策取消之前,很多主打大户型的高端楼盘都纷纷推出过类似的“拼接户型”。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绿城·西溪诚园,绿城·明月江南、远洋公馆、德信·臻园、欣盛·东方福邸、滨江·城市之星、绿城·丽园、昆仑·公馆、郡原·相江公寓、文溪鼎园、中海·篁外等三十多个项目都有过拼接户型。
这些拼接户型,以两三本证房源居多,也有不少四本证以上的,保守估计,仅仅是杭州主城区,拼接户型的涉及人数就过万。
当然,拼接户型也并非杭州独有。有关方面对开发商“拼接户型”的规划报批并没有明确的政策限制,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不少城市,例如深圳、广州、武汉、温州、义乌等都流行过拼接户型。
楼市政策变幻莫测,在不限购环境下并无“异样”的这批房源,到了限购时代,就开始暴露出了严重的“后遗症”。
“拼接户型”是市场行为
还是历史遗留问题?
广州湛江年早有应对政策
拼接户型的“后遗症”能得到解决吗?又该由谁来解决?记者多方求证,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这个事情政府出面解决的可能性比较小,是不是历史遗留问题其实没办法界定,有关部门也不会对因政策误伤的群体做界定和弥补。”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丁建刚表示。
“买卖是自愿行为,拼接户型的销售过程中,多本房产证的情况肯定是告知给购房者的,那么后续遇到政策限购问题,买家自身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一位在某开发商任职的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不过,拼接户型的业主们却有不同的意见——
“当时,有关部门应该说是默许了开发商做拼接户型的规划的。那么,现在政策有变,导致大家没办法合理改善,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有关部门出面来研究一下?”一位购买了拼接户型的购房者认为,拼接户型是历史遗留问题,有关方面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事实上,在杭州的拼接户型圈子里,关于房产证合一的问题,已经有了异动。“前段时间,我们西溪诚园小区有不少多本证房东撤回了挂牌房源,说是听到温州、义乌已经有多本证合一的政策了。”这么多房东收回房源,就是因为看到了“多证合一”的希望。
温州、义乌的政策尚未考证,但从全国来看,二手房“多证合一”并不是没有先例。早在年9月,广州湛江市政府就发布过相关通知,对建成且已销售的房产,存在多证但实际为一套使用的,业主可向房管部门申请合并登记为一套房产。
年,浙江省内永康市也出台过相关方案,解决“多本证”房源的问题。既然别的城市已有相关经验在前,杭州是否可以借鉴参考?
对此,记者致电杭州市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们这边并没有拼接户型多本证合成一本证的相关方案。如果有相关政策,会第一时间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