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还会“内圣外霸”吗?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在新著《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中作了一定的回答。”在当今时代,中国既要讲究硬实力,又要讲究软实力,从而构成在世界舞台上的巧实力。 秦晖先生早在近十年前就出版了《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此次再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让我们得以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度他的十篇名文。这十篇文章从经典释义、词语流变等方面展开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秦先生注意到: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汉承秦制的制度设计与独尊儒术的经典认同之间始终有很大反差。 这种反差就导致了中国帝制时代儒家与法家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儒家讲究 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的观念 ,体现的是一种特殊主义而非普遍主义观念;另一方面,法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把长者*治变为强者*治,它更强调刻薄寡恩、在君权之下众人平等的普遍主义观念。与之对应的是,儒家一直是中世纪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却始终不是规范君主和官吏乃至儒生的真正准则,社会实际践行的准则是法家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儒表法里 。秦先生发现,这种 儒表法里 对应的正是 内圣外霸 。中国帝制时代在制度和典籍上可以说是 儒表法里 ,而在理念与行为上则是 内圣外霸 。与之不无关联的是,当今世界各强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担心中国的和平崛起仅限于理念,而在实际行动中仍难逃对外扩张的窠臼。如秦辉先生所说, 历史进程中真正关键性的还是社会思想,而不是典籍思想 ,我们不妨转向现实的回应。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在新著《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中作了一定的回答。李光耀慧眼独具,他明示中国不会挑战美国,这本身就有损于中国更好地发展。其实,李光耀所说的这一点,我们仅仅从债权和债务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在美国总计五万五千九百零一亿美元的国债中,中国独占一万两千八百亿美元。这样一来,一旦美国遭遇主权信用危机,那么中国将无法兑现自己持有的美国国债。这样一来,李光耀所说的中国躲避责任就不可能成立。李光耀说,中国的意见受到重视,但责任却由二十国共同承担。李光耀还说,中国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国际秩序中的位置,她是不可能领导亚洲的。颇值得玩味的是,李光耀这样一位新加坡国父,为何要在离开*坛后频频谈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何他很少提及俄国,刚刚出版《论中国》的基辛格为何要为这样一部书作序呢?对*治家写作意图的把握,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写作立意,又能够让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国际*治走势。韩非子在当时就说: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在当今时代,中国既要讲究硬实力,又要讲究软实力,从而构成在世界舞台上的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