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公租房实惠需要蝴蝶效应
TUhjnbcbe - 2020/7/8 11:17:00

公租房“实惠”需要“蝴蝶效应”


摘要:面积刚刚好,价钱也刚刚好。相较廉租房、经适房乃至商品房,公租房基本属于“十三不靠”的新品种。那么,如何把“实惠”落实到位就成了重中之重。


日前,沈阳传出利好消息:首批公租房本月配租入住,平均每套60平方米、每月500元。面积刚刚好,价钱也刚刚好。相对那些“超大”或“迷你”的户型,如此公租房,不仅能让中低收入阶层“领情”,更具有“叫好又叫座”的吸引力。


相较廉租房、经适房乃至商品房,公租房基本属于“十三不靠”的新品种。因为,它对应的群体是“夹心层”——就是那些不能租廉租房,却买不起经适房;比申购经适房资格高一点儿,却买不起商品房;刚刚毕业,收入尚可但没有积蓄,买不起房又租不到便宜、稳定的房的群体。以此观照,沈阳公租房的申领条件,真的又恰是“刚刚好”——既体现了当下的工资收入,又留足了未来扩容的空间。


那么,如何把“实惠”落实到位就成了重中之重。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等作为国家一项兼济民生的福利*策,一度出现过很多问题。比如说,一方面,被不合适的人占有,出现了配置上的混乱;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尚不具备条件的人群却加入预备行列,弄丢了“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凡此种种,既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商品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因此,公租房的建设资金筹措,适合人群的界定等,其分配与管理如何与其他保障房顺畅衔接,都还要做出更加细致精确的设计。不然,公租房依然“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就“千岁寒”。


去年6月,住建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辽宁就一直走在公租房建设前列,沈阳更是“扎营”神速。探营,捷报频传。如今,盼着念着的公租房就在眼前,我们觉得:“实惠”需要来点“蝴蝶效应”。


时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运”筹备节点,沈阳的城市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公租房的建设、推广也主要体现在面积、价格、针对人群等方面。但有一点又是一致的,那就是公租房的出现,使现有的住房供给体系更加丰富合理,这是构建有序的多层次的住房消费市场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住有所居”的客观条件。这样一种积极的因素,必然要掀起“蝴蝶效应”,不然,就必然失去其原本意义。


第一层波浪,就是让虚高的房价日趋合理化。我们总在抱怨房价高不可攀,专家们也在添油加醋,悲悯同心。大家都知道为啥房价高,但就是不去点破。因为选择太单一,非此即彼,而“此”又是限制性条款。公租房则丰富了已有保障性住房的品种,能够让更广泛的人群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福利。尤其是“夹心层”,眼前突然就打开了一片空间,消解掉一部分不合理的住房消费行为,实善莫大焉。


第二层波浪,住房需求结构引导需求习惯和消费心理。一毕业就买房,既不理性也不经济,公租房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带。就如同,一毕业就有好工作一样,我们都需要循序渐进。一个人能够把握住自己的需求习惯和消费心理,就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奋斗”能量,而这种习惯与心理,可以更好地服务未来人生。建设和谐社会,位置感很重要,“稳稳的”才是“不拼爹”一群的通向实在之路。


第三层波浪,影响*府多层次解决住房需求的指向。宏观经济*策离不开无数微观个体的表现,对于当前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公租房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相对于限购、限价等非市场行为,*府提供更多的选择,是消弭房地产价格畸形高的最佳途径。房地产市场调控*策下一步该如何走,目前社会各方有不少猜想。公租房走红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只有充分供给,才能平抑房价。


何况,从另个角度想想,舆论对公租房的大力宣传,没准能给开发商和包租婆们造成心理压力,一来给僵持不下的商品房价格松松土,二来给月月高涨的房租降降温,普通百姓也许还能得到点实惠。当然,公租房在分配和选择上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其一,注重*策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其二,行*区划和户籍等问题需要打通。这样,我们才能在公租房的价格和申领条件上,来点儿更“实惠”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租房实惠需要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