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摄影/王健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推进再深化,是“放管服”改革中*府的一场自我革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浙江探索与实践。温州各级*府和各部门单位,从年初全面推开改革以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合不同职能大力优化流程,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因此,在各个系统中,亮点不胜枚举。
智慧公证”可以“零证明”
温州市司法局率先将公证综合应用系统与*府大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对接,实现车辆登记信息、驾驶证信息、法人基础登记、户籍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婚姻登记信息、出生医学信息及死亡信息等8大类跨部门、多领域的数据交互共享,有效精简公证办理材料,缩短公证办理流程。群众在申请办理如婚姻状况、出生、曾用名、出证医学证明、企业营业执照等公证事项时,凭身份证即可查询、核对、打印,实现60%以上公证事项“零证明”办理。
以技术为支撑,实现从“人工核查”到“智能精准”,温州公证机构从传统、繁重的调查、取证、核实等办证流程中解放出来,由原来当事人提供证明,公证人员上门核查的办证模式,向“大数据”检索核查为主的办证模式转变。按照信息查询指南,快速完成核查工作,办证程序得到进一步精简,多数公证事项办证时限缩短70%左右。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实现60%以上的公证事项立等取证的服务目标。
拟上市企业享受“诚信假设”
温州正打造“国地税合作示范区”,目前国地税互设窗口的办税服务厅数量已达44个,联合办税窗口个,实行“一窗一人一机”办税模式的办税厅达36个,成为全省率先实现该模式全覆盖的地区,真正让纳税人“只跑一次、一窗办结、集成办税”。目前地税项跑一次清单中的项涉税事项和国税项跑一次清单中的项涉税事项均实现了“一窗通办”。
所谓“诚信假设”,是温州市地税局出台“跑一次业务”的《后续管理办法(试行)》,对纳税人由事前审核变为先行办理,简并事项、精简资料、优化流程,通过事后运用内外部信息比对、案头分析、实地下户等方式对纳税人实施相关资料与事项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的后续审核。
比如对列入温州市金融办提供的拟上市企业名单的企业,在拟上市过程中发生股份制改造、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情形,实行“先过户后完税”,且法人股转让申报可并入月(季)度纳税申报,不需专门额外申报,实现提速增效。
该局对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房产税减免(不含新办)两项减免项目,由原来的“先申后办”模式变为“征前减免”模式。无需纳税人提起申请,税务机关自动办理减免税审批,审批时限从20天以上到当天生效,真正实现“一次也不用跑”。今年已办理1户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及高新技术企业房产税减免,预计可减免万元。
温州今年中职招生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实现“只跑一次”目标
中职招生报名录取不用跑
长期以来,温州中职学校实行跨县(市、区)招生。许多学生和家长为找到更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往往多次奔赴多个学校,甚至连夜排队“取号”。今年,温州中职招生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实现“只跑一次”目标。
今年,温州教育局组织中职学校,统一实行网上报名和录取。学生和家长通过中招管理系统,就可以查看全市中职学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报名,然后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反馈录取信息,最后家长到学校进行现场确认和缴费。此举使得整个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比往年更加平稳有序,大大方便了学生和家长。如热门学校温州市职业中专今年计划扩招人,总计达人,网络报名超人,是往年的2倍。实行网络报名录取后,有效避免现场“拥堵”,学生和家长“跑一次”就完成录取。
银行业任命高管可查违规信息
温州银监分局积极开发专项业务管理系统,为银行机构的审批事项事前申报提供参考与依据,避免“重复无效跑”。如目前已自主开发使用的“银行从业人员违规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收录银行从业人员违规信息,并向辖内银行机构开放查询,为银行机构的高管任职申报提供筛选参考。
该局简*放权,依法简化审批内容,取消机构筹建延期、分支机构临时停业等审批事项,统一管理型、经营型支行市场准入标准,明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行高管任职资格由审批制改为事前报告制。梳理银行机构行*许可审批事项,制定标准化申报材料目录清单,统一申请材料和受理标准,开辟对外接单专窗,提供咨询、接收申请、分办材料,解决多个口径、多头报送问题。同时,对于县域申报项目,实行属地“就近跑”原则,由县域监管办就近受理,并统一报送分局审批。
温州市商务局现有企业办事事项22项,有21项列入“最多跑一次”。商务局供图
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无证明”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让窗口智慧起来”和“让*策措施实惠起来”为主抓手,通过标准化服务、一口清告知、一次性办结,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努力搭建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自助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