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瑞安新闻客户端
瑞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蔡玲玲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可对于诗人林新荣来说,他的生活和眼前就是诗。柴米油盐、父母妻女、家乡山水,甚至正午的丝瓜地、电焊工的心声,皆成了他笔下的诗情。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林新荣活跃诗坛至今,已出过16部作品集,包括6本诗集。“面对诗歌,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有一种找到根的感觉。”在诗集《光阴越来越旧》中,他为自己所作的《跋》里,记者找到了他为何如此迷恋诗歌的原因。
日前,记者走进市广场中学副校长办公室,采访了林新荣。在教育界,他以写诗闻名;在诗歌界,他是一名勤勉的教育工作者。但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是他“生活里的一首诗”。
办诗刊、出诗集,冰心回信鼓励
年,林新荣考进了瑞安师范学校,成为一名美术加强班的学员,开启了“诗情画意”的时光。他的专业是美术教育,课余之外,他迷上了写诗。有一次,他的两首诗歌在《小花朵》上发表,拿到了5元稿费。生性豪爽的他,把稿费拿去买了烧饼,请班上同学吃了一顿烧饼大餐。
年,林新荣在瑞安师范成立了诗歌爱好者协会,并创办油印诗刊《校园风》,他担任会长兼主编。在该校,此类文学活动一直延续了十余年,直到瑞安师范并入温大。年,他和三年级的两位诗歌爱好者联合出了一本油印诗集《三叶竹》,是瑞安最早出油印诗集的一伙人。
瑞师毕业后,林新荣在马屿镇第一中学任教美术,诗歌仍是他教学之外的最佳精神食粮。他不仅将写好的诗歌寄到《诗神》《绿风》等杂志发表,而且在21岁时真正出版了自己第一本诗集《羞涩的厚土》。当时《温州晚报》报道了此事,并称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瑞安首部个人诗集。
年,《羞涩的厚土》一共印刷了本,卖出多本,剩余多本怎么办?林新荣找来诗歌名家的联络地址,将自己的诗集和自我介绍信寄给对方,不料都得到了回复。他的诗歌获得了中国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湜、叶橹、洪迪、杨远宏,浙师大教授、诗人、评论家吴晓,著名诗人、评论家沈天鸿等名家的肯定,并为他写了评论。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是来自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的回复。
冰心先生的回复是一幅字,内容是林则徐的诗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左边落款写着“林则徐先生句,林新荣先生嘱,冰心”。受到鼓舞的林新荣,雄心壮志计划每三年写一部诗集,并提前取好了下一本诗集的名字“涉水之痕”,意思是我的诗歌既要有水的清净、灵动,又要有水的壮阔、深邃。
林新荣又写信告之冰心先生。她知道后,很快寄来题写好的书名。虽然后来该诗集出版拖了6年,但冰心先生的鼓励及她对年轻诗人的提携,一直让林新荣感恩至今。
“正是这些前辈们的激励,我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有今天的成就,如果算成就的话。”林新荣感慨道。
在生活中捕捉诗意,写出心中的好诗
步入中年的林新荣,写了一首诗叫《我喜欢在世俗中捕捉诗意》:古老的黎明总是早早醒来/洗漱后/我又蛰回被窝/隔壁传来/女儿看电视的声响/以及炒菜的香味/我闲闲地翻着一本书/早餐不吃了/就吃书本……/晚餐不吃了/就感受这种庸常的幸福。
“这是我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林新荣说。没了年轻时锐气与青春的憧憬,近20年来,他有意无意地将诗歌题材向现实生活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