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218805.html温州的陈先生想尝尝鲜,在外面吃了“野生大马哈鱼”,没想到随后两天屁股不断地“漏油”,弄得裤子、被子上都是……
陈先生上网搜索发现,国内曾有过不良商家用廉价油鱼冒充大马哈鱼、鳕鱼销售的案例,他怀疑自己吃的就是不少国家用来当作工业润滑剂的油鱼!
元一斤的“大马哈鱼”
陈先生家住市区,几天前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美食推广活动,内容是关于永嘉瓯北一家鱼坊,说那里的大马哈鱼很好吃。陈先生就联络了6名驴友,约好一起去尝鲜。
“鱼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他们切了一部分卖给我们,当时我就在旁边看着,切了四斤九两,一斤元,老板给我们打了8.8折,除掉零头,最后价格是元。”陈先生等人还点了些配菜,鱼肉被放进一个大铁锅炖了15分钟,这是鱼坊的特色菜。
“吃起来和鳕鱼有点像,就是味道有点油油的。”陈先生说,元一斤挺贵了,他们不舍得浪费,最后都吃完了。
第二天拉得床上都是油
当晚,陈先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第二天早上起来,肚子胀胀的。到了晚上,他躺在床上忍不住放了个屁,结果裤子上、床上都是橘红色的油。
一晚上下来,陈先生“漏油”3次,昨天上午又“漏油”一次。每次都要去洗澡,连上班都不能安心。
这两天陈先生并没有吃过其他特别的东西,他怀疑是大马哈鱼吃坏了肚子。于是他询问了几名一起聚餐的驴友,也都说有肚子发胀等不适感,只是没陈先生反应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陈先生上网寻找答案,结果发现国内不少网友有着和他一样的遭遇。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用廉价油鱼冒充大马哈鱼、鳕鱼销售。
比如年8月,合肥的3个小孩跟大人吃了顿大马哈鱼餐,随后全出现肛门冒油现象,连放个屁都有橘红色的油冒出。后来被证实吃的实际是油鱼。
国内类似的投诉案例
视频中鱼类专家表示:大马哈鱼和油鱼最大的区别在头部和尾部。国内很多黑心商家都把油鱼去掉头尾进行售卖,以混淆消费者。
酒店冰柜的大马哈鱼只有鱼身
陈先生光顾的这家“东北野生大鱼坊”位于永嘉县江北街道乌山路,酒店的张老板坚称,这是货真价实的大马哈鱼,从东北进货的。东北人叫“花马哈鱼”,只生长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乌苏里江一带。
他还描述了“花马哈鱼”的特征:轻的三四十斤一条,重的上百斤,“顺着摸鱼身不扎手,倒着摸鱼鳞刺刺的。”
“东北没油鱼,我们也没见过。”张老板说,顾客拉肚子是因为鱼肉吃得太多,没怎么吃蔬菜。
不过奇怪的是,酒店冰柜里的其他鱼都是整条的,唯独“花马哈鱼”被去掉了能够显示特征的鱼头、鱼尾甚至鱼鳍,只剩鱼身,已经难以辨别原来的模样。
张老板解释,大马哈鱼在捕捞的时候拼命挣扎,把鱼头都撞烂了,因此市面上卖的大马哈鱼都去掉了鱼头。
执法人员想查看进货单,张老板也说没有。“我们东北野生大鱼坊是全国连锁的,统一供货。我的刚开业,所以没给我进货单。”
记者查了一下,发现上海、广东等地有过不少质疑东北野生大鱼坊用油鱼冒充大马哈鱼,导致顾客严重腹泻的网帖和新闻报道。
油鱼究竟是什么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油鱼是个很陌生的名字。吃了它为什么会屁股“漏油”呢?
公开资料显示,油鱼属深海鱼,油鱼的重量中,有40%以上的蜡酯,由于蜡酯熔点高达℃,人体无法分解及吸收,肠道受刺激后会出现肚泻现象,排出橙*色的油酯。
欧美多个国家将油鱼列入禁止食用名单,只作为工业润滑剂使用。日本对油鱼的态度最严格,将其列为“有*鱼”。
但国内的一些不法商人为了高额利润,用油鱼来冒充鳕鱼和大马哈鱼。
油鱼(棘鳞蛇鲭)
油鱼是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通称。记者经过资料比对,发现东北野生大鱼坊出售的“大马哈鱼”和棘鳞蛇鲭几乎一模一样。
昨天下午,瓯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叶副所长表示,他们将调查供货渠道,从源头进行把控,并联系专家对该酒店销售的鱼肉进行鉴定。
马伊琍女儿也曾中招
油鱼的另一个模仿对象是鳕鱼,连文章、马伊琍也遭遇过。
年4月,马伊琍发微博称女儿一个月前曾莫名奇妙拉出一堆油,“实验室人员检测到排泄物全是脂肪,所有人都无法理解,只好推断是女儿偷油喝,原来是吃了冒充鳕鱼的油鱼。”
马伊俐微博截图
水产专家:油鱼在温州有前科
油鱼在温州有过“前科”,前些年有人用油鱼冒充银鳕鱼,一斤油鱼还不到20元,一斤银鳕鱼高达上百元,而店家在卖银鳕鱼的时候,常常事先会把鱼切块,所以很难认出,不过由于油鱼肉质较粗糙油腻,嘴刁的温州人也吃得出来,这种“假银鳕鱼”很快被淘汰。
来源:都市快报(dushikuaibao)、温州晚报
连鱼都要假冒!!有些人真是黑了心了!!这种罔顾生命安全的行为,必须严惩,同意的点赞!
——联系今日丽水——
今日丽水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