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16.html
每个教育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的暖心教育故事刷爆了朋友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发布特别推出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永嘉县罗浮中学校长唐海琼的教育故事。
唐海琼,现任永嘉县罗浮中学校长、书记,中共温州市第十二届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县学科带头人,永嘉县十佳校长、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市第九届新闻奖教金优秀校长、“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
千年永嘉,东南形胜。南朝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过瓯江登罗浮山时,感叹江湖之美,山水之胜,留下“罗列河山共锦绣,浮沉沧海同行舟”的诗句,我的母校也是现在工作的单位——永嘉县罗浮中学,便坐落在这里。
永嘉县罗浮中学有一处最令全校师生引以自豪的植物丛林:杉树林。杉树既能扎下根去,又能挺拔起来。它见证我从青春的学生时代成长蜕变成母校的校长,它更指引着学校的学子们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它的血液里融合着我的青春与过往,它的年轮里积淀着我的追求与探索,它的脊背上铭刻着一代代罗中人的胆识与气魄,它用生命撑起一片绿荫,给孩子们带来温馨,让孩子们在它的怀抱里拥有幸福的中学时代和美好的明天。
在我心里,我想和杉树一样,站在这片林子里,将根深深扎向大地,守护好罗中的每一个师生。
扎根罗中24载
在罗浮中学从教至今已经24载,从就读于罗中开始,教育梦想便根植于我内心深处。我深深记得第一天走上讲台的心情,是盼望已久的愿望终得实现的亢奋、激动。同事们引领着我,传递我罗中人勤勉做事、谦逊待人的教学理念和生活态度,鼓励我扎根罗中,肩负起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我心中一直铭记。
作为一线教师,教学工作是第一要务。我喜欢上课,用心上课,把握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尽量让每一堂课的知识点都准确清晰的传递给每个孩子,我看到课堂上那一双双明亮稚嫩的眼睛的时候,就仿佛看到多年前同样的我和我的同学们,那眼神中写满了热切和渴望。
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教学钻研,我都抱着勤勉做事、谦逊待人、育人为本、热诚实践的教学理念和生活态度,把教书、管理、服务融合贯穿在教育工作中。并且相继获得永嘉县高中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温州市青年教师优质课二等奖、永嘉县教坛新秀、永嘉县学科带头人等奖项。年9月,我被温州市人民*府授予“温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成为智能型教育工作者是我教学生涯中的职业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加强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让知识落地,让科研开花,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县获奖或刊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高中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有效研究》等等,并多次在市县进行专题讲座,被评为永嘉县数学学科教学能手、永嘉县教科研先进个人。
扎根罗中24载,为过去,更为将来。扎根是从教伊始的承诺,罗中这片土壤就是我的财富,我想在这片土壤上,付出时间,献出热情,按着时间的节奏,慢慢沉淀,慢慢成长,慢慢灌溉滋养新生命的土壤。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很幸运,在学校发展路上,我见到了些许成果。
年8月,因上级教育行*部门指派,我主持罗浮中学校长工作,并在年8月被委任为罗浮中学校长职务。
我相信每一所学校,从建校到发展,都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却看不见的精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教育怎样变革,这种精神就像罗浮中学校园的杉树林一样,一直深深地扎根于厚厚的大地中,罗浮中学办学六十多年来,励志图强、务实创新这种学校精神文化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加厚重光亮。我意识到,作为校长,如何把它传承和发扬下去,是我要扎根一线,认真思考努力实践的事情。
不断去建设和优化教师队伍是一个重大课题,是我的必修课。
罗中的教师们都心向学生,渴望在罗中的土壤里成长。于是我推进“青蓝名师工程”,做好帮扶带工作。一是明道立德,师德是纲领,教师专业化的培养首先要立师德,结合学校德艺双馨的离退休教师比较集中的实际,我把凝聚在老教师身上的优秀教风和光荣传统,作为青蓝团队开展师德培训的教育资源。二是开设团队课程,就是今天所说的“共享课程”,把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难题、困惑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话题,选聘骨干教师开设青蓝团队课堂,这样就打破了名师帮扶一对一的传统藩篱,反思共享、成长共享。近三年,在省市县组织的专业技能比赛中,我校青年教师队伍成长迅速,陈丹丹老师获得浙江省青年班主任比赛高中组一等奖、朱清闯老师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多人获得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县级荣誉不计其数。
向下扎根,我选择经常对青年教师推门听课,一是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成长速度,二是他们接受能力更强教育心理更开放。记得一次听语文组陈苗苗老师的课,她正在高三(5)班讲外国小说《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文章很有意思,我听得十分投入。在课间,我便向她提了两个问题:能不能给我留一道作业?如果再让你上一次,还是我听,能不能再次吸引我?在陈老师后续的交流中,她坦言这两个问题给了她不少压力,但也使得她对教材的分析和精准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我相信青年教师是充实、壮大学校队伍的生力*,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挑起重任,学校便充满希望。当然,作为一名校长,我做好下水与大家摸着石头过河的准备,做好随时扎根一线土壤的准备。
扎根一线,必须直面学生。为有效直面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琐碎问题,我结合平时外出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在温州市中小学率先推行学生校长助理员制度,挑选“学生校长助理员”,组建“学生校长助理团”。年,《温州晚报》对我校学生校长助理员制度以《罗浮中学有个学生校长助理员》为题进行新闻报道。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认真、求真、实用、实体”是罗中人在学习生活道路上传统风格,一代代罗中学子从这片土壤成长,一批批学子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回馈学校。我校的校友中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和企业家,学校在社会上有“书法家的摇篮”和“企业家的摇篮”美誉。年省教育厅颁布《普通高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我与学校的同事们一道,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合理发展,传承和发扬学校“实学教育”光荣传统,构建“书法艺术特色课程群”和“商业文化特色课程群”,邀请校友书法家来校讲学,突出特色建设地位;加强与校友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书法教育和商业教育的两大特色教育。在深化课改的道路上,我们内强管理、外抓开拓、优化特色、自主发展,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中二级特色示范校,我也很幸运的荣获永嘉县“十佳校长”、“温州市第九届温州市新闻奖教金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作为校长,我始终强调扎根绝不意味闭门造车,我们要放开眼、迈开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停下前进脚步,本着务实创新的学校精神,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去灌溉罗浮中学这片肥沃的土地。我会面用胸怀高原的志向,夯实前进的步伐;用鹰击长空的气势,迎接新的挑战;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实现新的跨越。情系罗中,扎根罗中。
守住三颗心
扎根罗中,我是用心的。在我刚主持罗浮中学校长工作时,老校长告诉我要“守住三颗心”:用心、恻隐之心、初心。
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恻隐之心尤其重要。孩子的成长是有密码的,这些密码常常隐藏在他们的言行中,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如不能破译他们的密码而草率地做出结论,结果可能会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罗中也有许许多多学生,像是要永远生长在一块贫瘠的土地,拒绝成长。董某某是我校一名高二学生,因为常常触犯校规,所以我对这个孩子有些印象,从班主任一次工作例会,我了解到这个孩子迷上*球甚至欠债上万,在跟班主任做了解后得知,该生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一直由奶奶抚养,我决定去孩子家走访,他的老家在永嘉山区很偏远的地方,在和董某某交谈过程中,他慢慢开始向我敞开心扉。他说:“唐老师,请你救救我吧,我觉得睡觉都透不过气,有块大石头压在我的胸口。”“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唤醒另一个灵*。”我想,教育的功能是唤醒和激励。教育的要义是“赢得”儿童,而不是“赢了”儿童,当我们俯下身来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时,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能找到答案。
“守住”“守住”,懈怠时不忘初心,糟糕时能够坚守,总有一天能见到枝繁叶茂。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记得三年前我参加学校羽毛球队备战永嘉县教职工羽毛球大赛,我们的口号是必拿金牌。可惜,准备初期只有几个人到场训练,我便在
《勇闯天涯》中有一句歌词:“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心中的梦想,一直向前冲。”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头顶,都有这样一片天空,脚下都有一片我们想守护的土地。在我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教育小细节。这只是一种习惯,是我的教育情怀,但愿能一直绵延不绝。
罗浮中学的杉树林枝繁叶茂,高耸挺拔,它见证了一届届的学生来往和成长,也被一届届的学生作为素材写进了作文,当我走进杉树林仰望每棵杉树的时候,我想,它那遒劲有力的根不仅深深地扎进学校的这片厚土,更是随着每一届毕业的学生走向四面八方的世界,它那秀丽挺拔的英姿指向的不仅是罗浮中学上方的苍穹,更是占据着我们罗浮中学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罗浮中学的精神指向。
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愿我始终能带着学校杉树赋予的根之精神,带着学校杉树永远挺拔的英姿,勉励自己带领学校在发展路上扎扎实实,稳步深入。
◆爱上故事爱上教育——市教育局副局长伍挺在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我的教育故事①
◆梦想,就是我的行囊——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校长、书记陈加仓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②
◆成长,寻找我的一角——温州市籀园小学副校长林乐珍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③
◆“特殊”的爱——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委书记、校长李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④
◆成长的津梁——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副校长叶会乐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⑤
◆拔节就在细微处——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副校长梁世累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⑥
◆让乡村学校走上突围之路——瑞安市桐浦中心小学校长周国平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⑦
◆问师者,“德”为何物——温州中学教研处主任苏丰华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⑧
◆成岳冲副省长点赞!永嘉县鹤盛镇中心小学校长李送国在全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会上作事迹报告
我的教育故事⑨
◆一家三代扎根乡村教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点赞瑞安教师陈小龙!
我的教育故事⑩
◆“我很想去看看,一定要去看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点赞龙湾中学
我的教育故事?
◆“浙江省杰出教师”荣誉的背后,带你了解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屈小武
我的教育故事?
◆如何才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带你了解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蔡呈腾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有趣、理性的课堂,带你探寻平阳县实验中学教师吴加涛的教学追求之路
我的教育故事?
◆做学生的“心上人”——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师郑碎飞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他为什么说“坚持是最好的选择”?带你走进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教师陈芝飞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我和学生的那些事——乐清市丹霞路小学教师牟原喜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梦”——平阳县鳌江七小校长兰衍局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一支不灭的红烛——追记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教师邵永银
我的教育故事?
◆教育幸福密码——瑞安市第五中学教师孙有新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与温州结缘、与教育结缘——温州中学教师方*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第四次开始:心平气和走向未来——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教师何优优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她带着师生团队远赴尼泊尔志愿支教——瑞安市第十中学副校长潘云梅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来源: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编辑:徐彬彬
责编:虞冬青
审核:刘添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