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钱江晚报李楚ldquo创二代r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69966.html

父亲是当年“温州八大王”,他打破了人工耳蜗的外企垄断

从十平方米的小实验室开始,如今成长为全球第四大人工耳蜗巨头

在位于杭州余杭区的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产业基地的产品陈列室里,李楚正仔细端详着一台约莫一元硬币大小的仪器。


  “这是诺尔康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人工耳蜗产品,我们挤在十平米的移动车间里,连续一个半月在公司打地铺、找bug,终于研发成功。”


  他是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当年“温州八大王”之一李方平的儿子,是位典型的“创二代”。

创业十余年来,产品更新换代一次又一次,可对李楚来说最具特殊意义的,还是这台“一代机”。李楚告诉记者,自己生正逢时,赶上一个好时代。

打破垄断,价格为进口耳蜗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我国约有2.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中度听障人士有万人以上,而对助听器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到5%。


  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仅有的几家人工耳蜗产品垄断市场,进口人工耳蜗价格昂贵,一套单价高达二三十万元,让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另一方面,此前国内医疗基础设施也跟不上,又成为一道门槛。

为了降低人工耳蜗的植入门槛,让更多听障人士都能重新获得听力,国外留学回来的李楚说服了父亲李方平,一头扎进人工耳蜗领域。年,诺尔康杭州总部及美国研发中心先后成立,这一扎,就是十多年。

李楚,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是一条并不好走的路


  在年诺尔康产品面市之前,中国的人工耳蜗市场被三家外国公司垄断。其中,澳大利亚企业控制了全世界2/3的听力植入市场,中国七成以上的市场被其占据。


  原本计划投入万人民币,三年时间将产品做出,但是这一产业面临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等等难关,前后共投了1个亿,花了五年时间,才做出小批量产品。


  里面的电极丝、铂金丝,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那么细,一个电极里有26根这样的线,每根都有涂层,可当时就连生产线的技术、涂层的技术也没有。

“大家都拼了命在干,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夜里12点,就挤在十平米的实验室里打地铺,加班了一个半月。”回忆起那段时光,李楚满是感慨。

克服重重障碍,终于迎来曙光

经过近例临床试验、5年时间、1.9亿元资金投入后,年8月,诺尔康终于拿到了国家药监局的人工耳蜗器械证书。而每台人工耳蜗的价格,也被创始人一压再压,定到8万左右,仅是进口耳蜗的三分之一。“这样才能帮到更多人。”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

突破了技术关,打开市场成了又一大难题


  第一年,诺尔康做了0台,结果只卖出22台,医院的医生对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并没有信心,担心随时有倒闭的危险。


  “第二年我们改变策略,价格还是一样,但是我们向患者承诺,只要产品出问题,我们终身免费植入全新产品。就这样,销量从多台、到多台,每年开始翻番。”李楚说。

时至今日,诺尔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之后第四个能够生产人工耳蜗的国家,也成为全球第四家、中国第一家规模化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目前,年销量已有三四千台,年销售额1.5亿。

获*府支持,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这一辈创业者,赶上了好时代。”作为80后浙商之一,新生代浙商李楚和父亲李方平,有着不同时代差异造就的不同特质。在李楚看来,老一辈浙商肯干、敢干、能吃苦、有毅力,而新生代浙商,则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敏锐,能快速适应变化,捕捉市场机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80后浙商之一,李楚表示,如果不是国家、*府、人民给了自己种种支持,诺尔康不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体量。


  “从前都是靠自己,后来才知道,可以申请国家项目、科技补助,像我们建新厂房,发改委给了补助,也给我们批了地,还将我们人工耳蜗的产品列入医保,还有税收、人才公寓等方面的支持。我们的产品也成为*府重点支持的产品,属于药监产品,无论是资金、贷款,我们都可以走绿色通道,优先申报。”


  对于像诺尔康这样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高科技企业,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


  据记者了解,这些年来,国家发改委对诺尔康先后补助多万、科技部补助多万、省市等各级*府补助资金多万……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除了直接的经济补助,*府还有许多帮扶*策。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府直接采购的诺尔康产品占了总量的一半。


  而且产品可以进医保,这样算下来,一台诺尔康人工耳蜗,个人承担费用并不多,大大降低了安装门槛。


  在李楚的手机里,存了许多植入诺尔康人工耳蜗的使用者的照片。其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第一位使用者。


  “他是位退伍多年的老兵,早年因为炮声丧失了听力。其实他完全做得起进口耳蜗,但是听说我们出了国产的,坚持要做诺尔康。最后手术非常成功,当他重新听到声音的时候,我们心里那个激动和情绪,是没办法用语言表示的。”


  如今,诺尔康人工耳蜗已经植入超过位听障患者,让他们重新收获了听觉。除了国内市场,诺尔康还为多个国家开展手术,带去了中国福音。

在李楚看来,这只是开始,他和父亲还将在除了人工耳蜗系统以外的人工视觉系统、偏瘫及全瘫类疾病电子刺激康复装置上不断探索和努力,“要让听不见的人听见、让看不见的人看见、让瘫痪的人重新站起来。”

诺尔康高歌人工耳蜗系统

人物名片

李楚,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经过长年累月的攻坚克难,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生产出国内首个人工耳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之后第四个能够生产人工耳蜗的国家。


  公司还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先后获得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公司拥有专利项,已获得专利证书项。

(以上内容转载自《钱江晚报》记者:高佳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