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广告——
文字
叶琳摄制
王人望实习生
陆蕾伊
对于温州人来说,
“五马街”是一条再熟悉不过的街道,
它历史悠久,相传始于东晋;
它商贾云集,
是温州乃至浙南地区最负盛名的商业街;
它底蕴深厚,
承载着无数温州人对于家乡故土的深情。
在温州,
有一位深爱着五马街的老人,
多年默默记录着五马街的变迁,
并用一张张相片,
将我们带回到那遥远的过去。
1
叶老今年79岁,
原是温州市商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因为工作地点在五马街,
工作内容与这条街密不可分,
叶老不仅对五马街的情况十分了解,
也对这条街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年退休后,
叶老就被邀请,
担任五马街保护性修建改造工程的顾问。
五马街的相关资料十分分散,
有很多都流失在民间,
加上改造工程开始后,
常有学生、媒体来拜访,
为了能够更好地,
向来访者科普五马街的知识,
叶老开始了自己收集五马街老照片、
整理五马街资料的旅程。
据叶老统计,
这十几年,他收藏了两千多张照片,
仅仅是与五马街相关的照片就有五百多张。
在叶老收集的照片中,
五马街的老店们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金三益、老香山、五洲大药房、
大众电影院……透过叶老的老照片,
听着叶老如数家珍地一张张介绍,
仿佛一瞬间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相册里有曾经的五味和,
作为温州“老味道”的代表,
五味和售卖的蜜饯、鱼生,
都是温州人最爱吃的。
相册里有当年的温州酒家,
眼下,酒家虽已被现代快餐店取代,
但在上世纪,
温州酒家是演绎温州传统瓯菜美食的领头羊。
相册里有各个时期的老香山,
上世纪老香山的八仙糕和白枇杷花露是人们争着要买的,
既好吃又能调理身体。
他甚至找到了老香山
已使用百年的切药铰刀和股权合同。
因为年代久远,
铰刀木质的手柄早已腐烂。
而翻开老香山当年的股权合同,
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仿佛就在眼前。
相册里还记录了金三益在各个年代的样子,
从年至上世纪50年代初石库门式的外立面:
到90年代的外立面:
叶老还找到了金三益的古董柜子,
为它摄影留念:
古旧的照片展现曾经的繁华,
令人深感怀念。
许云章、亨得利钟表眼镜行、大众电影院等老店的身影,
更是频频出现在相册中。
亨得利钟表眼镜行:
五洲医药商店:
大众电影院:
第一百货:
各个年代的五马街,
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
年,五马街开始改建,
在改造之前,
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对街上多家店铺进行拍摄。
调研结束后,
叶老将这些照片粘贴在一起,
连成了3.4米、3.6米两卷照片,
将上世纪30年代五马街“东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这两卷照片也是叶老的宝贝,
每次展示的时候,叶老都小心翼翼。
2
除了自己拍照片,
叶老的老照片、文字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是温州当地的报纸。
二十多年来,叶老每年都会订阅
《温州日报》、《温州晚报》、
《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
发现想要的照片,他就会联系报社,
询问能否将照片给他一份;
叶老也是温州博物馆、
档案馆、图书馆等地的常客。
为了了解五马街过去的情况,
叶老曾找了二十多位80岁以上的老先生,
然后再根据老先生们的回忆,
去档案馆等地查阅资料,进行核实;
当然,叶老最重要的途径,
还是一户户在温州土生土长的人家。
据叶老介绍,他收集的照片中,
年份最早的是一张年的人物照。
照片中的外国男人叫曹雅直,
当时在五马医院。
为了拿到这张照片,
叶老拜访了不少地方,
最终在郭公山的一户人家里,
找到了曹雅直夫人当时写的一本书,
并从书中翻拍下了这张照片。
为了得到一手资料,
叶老更是常常直接拜托店铺如今的管理人员,
帮助他一同寻找过去的老物件。
在五味和的档案柜里,
叶老惊喜地找到了大量完整的合同、房契、广告纸,
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
叶老十分开心,因为数量较大,
叶老只拍摄了其中一部分,
拍完照片后,
他还特意交代当时的管理人员,
一定要好好保存这些“老古董”。
然而可惜的是,如今,
这些东西基本都因为保存不当而丢失,
叶老的照片竟然成了它们最后的影像。
这让叶老不禁惋惜:
“我当时要是多拍一点就好了。”
随着时光流逝,
许多过去的风景和古老的物件都已消失不见,
唯有在叶老的相册中,
还能见一见它们曾经的容颜。
3
除了五马街的照片,
叶老还有三本相册,
“社区”、“商业”、“老照片”。
叶老所在的小区活动十分丰富,
退休之后,
叶老就时常拍拍社区里的花草人物以及各种活动,
将喜欢的照片洗好收藏;
叶老还收集了许多与温州商业文化相关的照片,
从报纸上剪下了许多与温州商业相关的新闻;
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
叶老写了12万余字的书稿,
在这本书稿的基础上,
鹿城区*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撰、
增补出版了《温州第一街——五马街》一书。
而在“老照片”相册中,
则满满都是温州的老景致。
这些照片默默展示了,
温州过去的真实面貌。
时光定格,
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温州,
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多张照片,十几年的收藏,
叶老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叶老的照片还曾经派上过大用场。
年,
五马街被命名为国家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在年考核时,
工作人员找到了叶老,
从他这儿得到了大量的资料,
并运用在文件中,最终顺利通过考核,
让五马街保留了称号。
年,
五马街又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
授予“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
在上报的资料中,也采用了许多叶老的收藏。
可以说,
五马街的两块“国字头”招牌,
都与叶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叶老说,
现在他正在从商业的发展、
商业团队等方面将照片进行归类,
准备出一本以“温州商业”为主题的画册,
将温州的商业文化传递给更多人。
时光荏苒,
许多温州曾经的风景都已经消失,
感谢叶老这样的有心人,
帮助我们记录旧时的景色。
有闲是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然也。世间未必人人都有钱,但有闲只关乎内心,无关金钱。有闲是生活态度,一种“慢”心境,有闲是快乐之道,是心灵的自由呼吸。
晚报君新开栏目《有闲》,用新媒体的方式,为您介绍大温州那些“有闲”的生活达人,探寻他们的闲暇秘笈。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记得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