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琼瑶依然在路上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距离天安门不远的中南海“新华门”之匾,是清末翰林袁励准的手书,袁励准后为宣统皇帝的师傅,他的弟弟袁励衡是民国初年交通银行的创办人之一。

年,袁励衡的千金袁行恕入读北京的“两吉女中”,和当时自己的老师陈致平结下了一段师生姻缘。因是大家闺秀,家教严谨,袁励衡对陈致平摸不清底细,对女儿这段婚事也非常迟疑。

陈致平远在湖南的父亲陈墨西早年追随孙中山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后为国民*元老,得知儿子一人在北平如此遭遇,立刻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袁励衡,代子求婚。

读完这封信,袁励衡立刻大加叹赏道:虎父怎会有犬子!父亲有这么好的文笔,儿子还会弱吗?”于是,二十七岁的陈致平终于娶到了年方二十的袁行恕。年4月,诞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孩子取名陈喆,以纪念二人在“两吉女中”相识相恋,这位陈喆即是后来的琼瑶。

祖父和外祖父显赫的家世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化为乌有,唯一给琼瑶留下影响的便是父亲母亲袁行恕的这段师生恋。

年,琼瑶随父陈致平搬到到台湾,全家六口人依靠父亲陈致平在师范大学做副教授的薪水,挤在学校分配的二十平米的日式旧房中艰难生活。

第二年,琼瑶升入台北女中。战乱中的东迁西从,使琼瑶除了国文,其他功课一塌糊涂,为此遭到了父母冷眼“放逐”。只有国文老师给予琼瑶写作上的赞赏和鼓励,老师足足比琼瑶大了25岁,妻子早逝。在18岁的琼瑶眼里,老师学识渊博,满腹诗书,带着书生的儒雅气质。于是,父母的那一段师生恋在琼瑶身上重现了,遗憾的是这段恋情终因琼瑶父母的干预和琼瑶两次高考落榜而未缘尽。

见也不容易,别也不容易,相对两无言,泪洒相思地。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聚散难预期,*牵梦也系!

很多年以后,琼瑶写了这首歌词描绘那段情,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18岁女孩的初恋,更因为他是琼瑶第一个写作上赞赏和鼓励的人。

两次高考失败,又和最爱的人断了联系,刚过完20岁生日的琼瑶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没日没夜的发呆。母亲袁行恕毕竟是大家闺秀出身,不希望女儿过早的找工作,一心想让女儿再次振作起来第三次高考。琼瑶已经受够了高考的煎熬,怎样也不愿在把时间浪费在考大学上,她跟母亲说自己想写作,以前是爱好,现在可以专心来写了。母亲在琼瑶二十岁生日时已经说了,自此以后女儿的路都由女儿自己决定,却还是对女儿写作不支持,一番沟通后,留给了琼瑶一句“不干预也不支持”的话。

即使这样,琼瑶依旧满怀期待的买回了稿纸、墨水以及合用的钢笔,在六口之家的嘈杂中开始了写作。勉强写了几篇短篇小说,花邮费寄了出去,信箱里常收到厚厚的一叠退稿。这样循环不停的兜了好多次圈子,母亲按捺不住,仍然坚持希望琼瑶考大学。两次落榜的琼瑶将考大学看作是所有噩梦中最大的一个噩梦,母亲越是动员她考大学她就越是不停的写,不停地寄。甲地退回的稿子再寄往乙地,乙地退回再寄往丙地,往往在“周游列国”之后,原稿仍然“回家”了。

一天,台大外文系的一位男生想写一篇历史小说,需要一些历史资料,来找琼瑶的父亲陈致平研究历史问题。陈致平没在家,琼瑶正在客厅里和两个弟弟玩桥牌,三缺一,他坐下来就加入一脚。由此,男生走进了琼瑶的生活。

男生没有父母,没有家,一个人从大陆来台服兵役后考上台大。穷得只有一件西装上衣,两条西装裤。两条裤子是必需品,要换着穿,一件西装上衣永远不肯脱,因为需要用来遮挡裤子上的补丁。

这份穷苦加上他对文学的狂热让琼瑶心中恻然,他们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谈文学,谈写作,谈抱负,谈小说……

认识七个月后,二十一岁的琼瑶嫁给了这位二十七岁的男生。

婚后二人租住在一幢小小的房子,盖得“简陋”极了。墙很薄,每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到了台风天更不得了,屋瓦会整片整片飞走,雨水从窗子缝隙中往里灌,灌得整面墙都塌下来。每次台风过后,两人就忙着糊墙壁。

丈夫每天早上去学校教书,午后和晚上都在家里写作,琼瑶没有出去找工作,全天在写。很长一段时间琼瑶专攻“副刊小说”,不管有价值没价值,只为能赚到稿费。因为,丈夫每个月的薪水,付掉房租、水电这些必须开销后,只能买二十天的米和菜,有十来天没东西可吃。赚钱已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

琼瑶研究报纸“副刊”,真正“投其所好”,写一些三千字左右的“小小说”。偶然,小说会登出一两篇,生活就可以凑合过去。有时还会“奢侈”一下,共骑一辆脚踏车,到镇上的小戏院里看一场二轮电影。

丈夫属于科班出身,常常句斟字酌,一定要做到十全十美,写作的速度,就比琼瑶慢很多,虽然两人都“偶有”作品发表,毕竟稿费不是固定收入,时有时无,生活仍然是够苦的。当初结婚时为了打消父母的反对情绪,琼瑶曾大言不惭的说:“我穷我苦,那是我自己的命!也绝不会向娘家伸手求助”。

后来,丈夫不得已辞了教书匠的工作,到高雄铝业公司做翻译的工作,以改善家里的经济环境。刚换新工作不久,琼瑶便有了身孕。二十二岁的琼瑶,已为人妻,且将为人母的喜悦总是挂在脸上。

即将临盆的时候,丈夫忽然被铝业公司选中,奉派出国!在那个年代,出国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人人都趋之若鹜。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可以出国去看看这个世界,这简直是件天大的好事!琼瑶也替丈夫开心,但眼看孩子就要出生还是舍不得丈夫,最终仍然选择挺着大肚子送走了丈夫。

丈夫走后,琼瑶就回了娘家待产,母亲对于女儿这么年轻就嫁人,本就不太高兴,琼瑶就将丈夫每月开的薪水全部交由母亲支出。琼瑶儿子出生后非常爱哭,不久丈夫从国外来了封求援的信:“快寄一点美金给我,因为我没钱用了!”琼瑶一下傻掉了,总不能再向母亲要回丈夫的薪水。一手抱着儿子,一手又开始写稿子。正写得顺手时,儿子开始哭,右手里的笔不愿停下来写,左手里的儿子同样不愿停下来哭。突然,母亲怒气冲冲的站在了书桌前,疾言厉色的说:“你如果想当作家,就不该这么早生儿子!既然生了儿子,就丢掉你想当作家的梦!你这样只顾写作,让孩子吵得全家人不能生活,你岂不是太自私了吗?”

琼瑶放下了笔,抱着儿子,惶然不知所措。一种“罪该万死”的感觉从头到脚的罩下来。当晚,琼瑶把头埋在儿子的襁褓中,祈求的对他低语:“儿子,你不能这么爱哭了,我求求你,你不要再哭了!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你,为我们两个,为你的父亲,做一点事吧!”说也奇怪,儿子那晚不再哭。琼瑶奔回书桌前,飞快的续写完了那个短篇小说《情人谷》。

琼瑶后来认为这篇小说在仓促之下完稿,写得并不好,很快的在《皇冠》上发表了,很快的拿到稿费,换了美金寄给了丈夫。

丈夫在收到汇款后的回信里会说:“让我们用三百六十五日的相思,去奠定百年相守的美景!”这样的美景却随着丈夫回来后的嗜*成性以及同为文人的丈夫看到琼瑶逐渐有更多的作品被刊出产生落差而渐行渐远。

《皇冠》杂志对于琼瑶意义非凡,她的中篇小说《寻梦园》、《黑茧》、《幸运草》……都是《皇冠》刊发的,收到的第一封邀稿信也来自《皇冠》的社长平鑫涛,这封邀稿信最终邀到了琼瑶的第一步长篇小说《窗外》。这部以琼瑶最初的师生恋为创作蓝本的《窗外》,一经推出便轰动了台湾文坛。此后,琼瑶陆续在《皇冠》连载了《烟雨蒙蒙》、《梅花烙》、《一帘幽梦》、《几度夕阳红》等佳作,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

年,琼瑶在创作50周年之际的新作《花非花雾非雾》发布会上被问到,为何这么高龄了还笔耕不缀,琼瑶说:年轻时是被生活抽着赶着写东西,上了年纪,是被岁月醉酿着写东西。

77岁的琼瑶如今已经创作了64部小说,38部电影,50多部电视剧,捧红上百个男星女星,如今依然在不停地写着。

杨澜曾在访问琼瑶时说:如果你一直写到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地球不再转动,那就会有人等你的新作,等到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河水不再流…...

原创·V生活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