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依然在路上痛别词家郑南 [复制链接]

1#

郑南走了。

望着灵柩中那张熟悉而安详的面孔,忍不住,泪长流!就在这大半年间,我们曾如此密集的接触,曾有如此多的关于诗关于歌词关于编辑的共识。你的精彩词句,你的创作故事,你的如歌人生,曾如此深刻地渗入我的心灵。而此刻,你真的安静地躺下了。

童年时,听着《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曾经想,五指山在哪?万泉河在哪?长大后也要当红*,拿一杆枪去打*子,打坏蛋。那时候只知道唱这首歌的叫李双江。

大学毕业那年,听着《请到天涯海角来》,曾经想,海南岛真是四季开满鲜花吗?那里真有吃不完的水果吗?那时候以为沈小岑是海南姑娘。

九十年代初,听《大地飞歌》,曾经想,一定要去一趟广西,去装回一背包山歌,去寻找少年时痴迷过的刘三姐。

与内地很多年轻人一样,那时候是听着流行歌曲而心生“走出去”的冲动的。后来到了广州,认识了很多曾经为之着迷的歌曲的制造者,原来是他是他还有他。原来,那些曾伴随自己成长的歌曲的词作者,是郑南,就在广州。

真正与郑南亲密接触,是四年前的事,那是他与作曲家邓国平合作完成《金盾炫歌》组曲之后,为他做的一次采访。采访地点:医院。

那天老爷子是趿着病号拖鞋在电梯口等候的,一头捋不直的卷发永远是那么贝多芬地蓬乱着。

“《岭南音乐》来采访,只要医生不反对,我必须支持你的工作。”郑南说。

病房楼道的尽头,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两张拼起来的桌子,几把椅子。这是老爷子提前让人准备好的。采访居然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现在,想想内疚不已)。那次采访,知道了《金盾炫歌》六年创作的艰辛,感悟到了一位不愿别人称其为“大师”的前辈的品德。

“为所有警种的警察写歌!与千千万万牺牲了的公安警察们比起来,就是交上这条命,我们也要写,我是公安老兵!”年,步入古稀之年、身患重病的郑南,开始创作他“此生最重要的组歌”《金盾炫歌》——当代人民警察的音乐群雕。

从第一首有声单曲《我和班长》,到14首组歌《金盾炫歌》,郑南为他的公安岁月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如果有一天我走了,就把‘《金盾炫歌》词作者’字样刻在墓碑上!”郑南曾这样动情地说(你走的这一天,身着警服,覆盖*旗)。

从那以后,与郑南多有相聚。有一回,郑南为一家不锈钢企业写了一首歌,老板想为这首歌做宣传。郑南邀上我,去了解这家企业,想结合这首歌写点东西。期间聊及歌词,老板想对其中个别字词做修改。之前我是看过歌词的,听老板这么说,很是错愕,行内哪个不知郑南的歌词字字珠玑?你一个门外汉居然要老爷子改词?于是我仅就歌词中“不锈的诺言”一句,给那位老板上了一堂词课,老板心服口服。郑南却谦逊地说,我回去再琢磨琢磨。“别人提出修改意见,无论他是专业的还是不懂的,说明我还没有写到人家满意,说明还有瑕疵,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郑南的回答,让我顿悟:什么是谦逊,什么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郑南是词家,也是诗人。诗人写词,多了一份想象与浪漫;词人写诗,别有一番如歌的韵律。郑南的歌词之所以“难以改动其一个字”,自是因为他的诗人视角与情思的独有性;郑南的诗之所以触及人的灵*,与其词人的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匠心有关。

读郑南的诗,你能读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更能读到的是“抱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大气豪迈。郑南的大题材诗歌有着北方人的豪爽和酣畅,尤其令人折服。

听郑南的歌,你会热爱生活;读郑南的诗,你会汲取力量。

“驱除黑暗的办法,就是点亮火把。我和大家一样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别人看到的,我怎能看不到呢?虽然生活并不可能一切都美好,有光明也有阴影,但时代仍然要提倡‘大我’,作品仍然要颂扬鲜红、炽热、高尚的心灵,用‘大我’唤起豪情。”这是郑南的回答。

“驱除黑暗的办法,就是点亮火把!”——足以称为名言,这不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所需要的昂扬之气的正能量吗?

身材魁梧,看上去很硬朗的郑南,其实多有疾病,但只要与创作与音乐有关的事,他必定亲力亲为。年2月7日,首届“岭南音乐年度优秀歌曲颁奖典礼”在冼星海故里南沙榄核镇举办。活动开始前,郑南来了,他是来领奖的,他创作的《珠江最美海珠岛》(王贻参曲)是年度十大优秀歌曲奖之一。

“您怎么来了?让王老师代领就行啊。”

“一定要来!这是咱们自己的奖。我和《岭南音乐》有很深的感情,在上面发表过不少歌词。你们创办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感谢你们发这个奖给我。”郑南说。一批获奖的新人与前辈郑南同台领奖,倍感荣幸。后来,王贻参说,老爷子是从病房来的。

身为大家,郑南谦逊随和,对与之共事、合作的人常怀感恩。“你为我写书,一直也没陪你喝杯酒,真对不住。”郑南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其实郑南戒烟戒酒已有些年。年12月,郑南与其他15位广东文艺家获得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他用获得的奖金,专门向茅台酒厂定制了一批酒瓶上写着“郑南歌如酒”字样的酒,是为纪念获奖,更是为送给与他合作过的作曲家们,以表达感谢和敬意。“没有他们,我的歌词只能留在纸上,是他们为我的歌词插上了翅膀!”很荣幸,老爷子也送了我一瓶。这瓶酒,当永生珍藏了!

去年9月,省音协副秘书长唐桂珍打来电话,说省委宣传部要出版一套《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系列丛书,郑南点名要我为他写。不久,郑南打你来执笔吧,跪谢了。听他这么说,吓得我连忙回复:您若跪谢,我匍匐于地也受不起啊!

于是动笔,于是十多次登门。采访地:老爷子卧室。次次老爷子都会提前沏好一杯茶,再备一支矿泉水,说冷热自选。问及什么是好词,他说,好词会让人读得“起鸡皮”。后来每每见面,他总笑呵呵地问,最近有没有写“起鸡皮”的东西?采访后的午餐,总是他家附近那间餐馆,总是红烧排骨、炒生菜,油条、大碗白粥。每次告别,他总是站在路边,看到我上车离开才转身……

“我的歌词是走出来的。”郑南一生创作诗词四千多首,近十年,他的行程超过十万公里。去年11月,郑南再次出发,年近八旬的他和年过八旬的郑秋枫老爷子一同前往梁家河。“从农村大队*支部书记到*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他插队七年的梁家河,正是他起步锻炼的第二故乡,七年的岁月留下许多亮点。我们要为时代领路人写歌。”两位耄耋老人来到延安,来到梁家河,走访村史馆、知青村、知青园、知青窑,聆听和记录乡亲们讲述总书记当年的故事。

梁家河,梁家河哟,

大雁飞来小燕落,

小村最好客。

梁家河哟心肠热,

先迎来老红*,

后接来知青哥。

啊,红*来了红歌多,

从小村唱到新中国。

知青留下长长的歌,

从小窑洞唱到新生活,

越唱越红火……

回到广州不久,歌曲《梁家河之光》完成,并在《岭南音乐》第一期刊登了出来。此一曲,竟成先生绝唱……

什么是好词?好词是看了让人心头一震。

什么是好歌?好歌是唱了很多年仍然在传唱。

什么是人民艺术家?人民艺术家是把“为人民创作”的理念扎根于创作动机并创作出了被人民所喜爱和自觉传播的作品的人。

好词,好歌,为人民创作——郑南,做到了。

最后一次采访,是今年三月份。采访完,郑南抬起脚,让我看他的一双新鞋:“这是春节为我自己添的唯一礼物,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那次一别,再见你,灵柩中!

长歌当哭。老爷子,一路走好,人间、天堂,有你永不消逝的歌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