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绥宁南下打工第一代,创业依然在路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没有忌口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823/4243609.html

“不在广东闯出一条路来,决不回去”这是第一代闯广东的绥宁人*始礼,曾经跟他老婆说过的一句堵气的话。快30年了,这句话还一直激励着走在创业路上的*始礼继续前行。

*始礼夫妇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珠海“红辣椒”出品的“作品”代表

在广东省珠海市从事“专业辣椒制品开发与生产”的绥宁人*始礼,已年近6旬,是第一代到广东打工的绥宁人代表。

从年开始,*始礼在绥宁学做生意。当年10月,因贩卖木材到江苏一次就亏了1万多元。当时的1万多元是个天价数字,身边的熟人和亲友说他一辈子也还不清债了。

*始礼深情讲述艰难创业史

“老*牛”*始礼有过怎样的打拼经历?他又是如何在珠海捞到第一桶金的?他的身上还曾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请大家阅读本期专访,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创业元老”的雅好之一

*始礼参加年绥宁县珠三角招商会

家庭出身:艰难养大成人,家风管教严厉

大家好!我叫*始礼,如今生活、创业、工作在广东省珠海市。

我的老家在湖南省绥宁县关峡乡珠玉村,我们村人口较多、村里的面积较大。我的父辈世代为农,父亲有姐弟两个都是地道的农民。父亲虽是农民,却也上过学,他还曾读过初中。那个年代,只要上了初中,就已算是知识分子了。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所以他曾经是我们珠玉大队的秘书,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

父亲记帐、写标语是把好手,算盘也打得好。他的字写得公整清晰,让人一看便明白。我父母亲就靠着家里仅有的3到4亩水田,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艰难地养活了我们兄妹仨个。我青少年时期的那个年代,读书不像读书、做工不算工分。加上当时国家正处于整体贫困时期,家里要养大我们很不容易。

“尖峰辣味”产品之一

因为我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很多的重担当时都落到了我的身上。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解放后实行分田到户时;父亲才辞去集体时期的大队秘书。父亲于年11月才去逝,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很慈祥的好人。而母亲,因为对我们管教严厉,往往对她的一些事情记忆就更深了。

求学之路:走十里山路上学,半工半读学知识

只有读书,才能教会我们做人、明理、看世界。年,过了元宵节之后,我便开始上学了。那时候,我是在珠玉小学就读的。这是一所五年制的完全小学,当时在绥宁县范围内,它也是一所较大、较老、较有名气的学校。

通过现代物流送货到家

珠玉小学是民国初期修建的,那时正值袁世凯上台后大办教育的*金时期。原来的珠玉小学,就跟现在的岳麓书院布局差不多。主建筑以木头为主,外加一些青砖;教学楼共分为上下两层。当时上学的学费才1块五毛钱,仅有语文与算术这两本书。那时,一天只上4到5节课;每天10点左右开始上课,一节课时长45分钟。中午不在学校吃东西,下午4点半放学后才回家吃饭。

我那时候上学算是半工半读的样子,放学后还要砍柴、放牛等。不过,那个时候的作业较少,几乎没什么课外的作业可做。只有到了三年级左右,才开始增加其它的课程。

工厂包装车间一角

年,我完小毕业后考上了茶江中学。那时候,我们那儿属于和平区关峡乡,中学被分到10班。全班约有40到50人,当时读书的学费也才5至6元。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做饭,基本上都是大米饭外加一些干盐菜。吃了早饭后,要走10里山路才能到学校。有时候难免会迟到,除偶尔挨一下批评之外,老师没有再说什么。我们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英语,那个时候的英语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万岁……那个年代读书很轻松,除了书本少、作业少之外;感觉到中学的英语,它学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到了初中二年级时,全国的*治气氛很浓,上面专门派了一个管*治的副校长驻校。那时候学校要种红薯、种桔子树、筑田埂等半工半读。记得一次,同学们辛苦一天搞好的田埂,被姓唐的校长一脚给踢倒了。唐校长没容我们解释就那样做,而且还要我们返工。自己年轻气盛不服气,当面就和唐校长吵了起来。这件事情到后来,学校也没有追究我的责任,就那样不了了之了。

时间到了年,我去到茶江中学读高一。当时全国正处在特殊时期,我们那所学校的老师也是走马观花的经常变换。一会儿调一个洞口的老师来教,没多久走了又调一个武冈的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读了一个学期就没有再读了。

车间里正在忙碌的工人

参加工作:制种去到海南岛,做生意一直在亏

人要吃饭才能活着,要吃饭就得干活。年底没有读书后,我受公社指派跟县里“第三批制种队”远到海南岛去学杂交水稻。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一听说要出县出省,高兴地几晚没睡好。内心除了兴奋外,还有自豪与新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个叫海南岛的地方,那儿的人是不是跟我们一样?

过了半年后,也就是年的5月份,我们一帮年轻人从海南岛学成归来。后来,我被县农业局下派到寨市乡农业对口部门;在那里监督、指导当地农民制种。那个时候也还是算工分,这个活儿一直干到年的冬天。再后来,我从寨市被派到武阳制种队任技术指导员。在武阳,当技术员一干就是5年多。

珠海“红辣椒”食品生产许可证

年冬天,经人介绍后,我与来自李西的莫姓姑娘相识后成了家。第二年辞职不干后,我成了自由人。那时候,我开始学写广播稿、新闻稿;曾经向*源栋、李永明、刘天华等绥宁文化人学习。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试着往县里和省里的相关新闻单位投稿。那段时间,我断断续续发表了不少“豆腐块”作品。

“老*牛”仍然走在创业路上

人虽然不上班了,但总得找事来做啊!从年开始,我就学着开始做生意。当年10月份,与人合作从绥宁运木材到江苏扬州去贩卖,因为我们不懂行情,结果一次就亏了1万多元。当时的1万多元是个天价数字,周围的熟人和亲友都说我这一辈子也还不清了,开始用另样的眼神看我。为早点还清欠债,我又开始搞养猪场;并且还种了十几亩的西瓜。当年西瓜的价格从5分到1角不等,但因为是丰产年份,结果也是亏了本的。

不养猪、不种西瓜了,我开始搞起了砖瓦厂来。那个时候的砖瓦厂,都是用柴火烧成的黑砖。加上当时建房的人不多,生意也不好。于是干脆将厂子关了,用剩下来的砖瓦自己建了一座约平方米的房子。是那种老式的上、下二层的土砖房。总之,从年到年三年间,在家里做生意总是亏本,真是做什么亏什么。

*始礼带绥宁老乡参观工厂

打工生涯:一年多次往返,写信讨回工钱

什么是困难?困在家里就是难。虽然前两年做生意亏了本,但人总得找一条活路啊!如是,年秋天,在秋收过后我带着村里两个人去深圳找事做。当时我们是到深圳松岗找一个姓李的同村人,知道他在那里上班,一个月工资有多元。去到松岗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到厂,只好睡草垛子、树底下;就连路边桥洞底下、人家的“偏房”我们都有睡过。

时间到了年5月,去深圳公明进了一家五金厂。进厂时交押金50元,每个月厂里还要扣生活费60元。每天上班10小时,辛苦一个月最终到手90元。当钱拿到手时,我想了一想在这样的地方做“死工”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因为自己曾做过生意,不甘心就这样下去。于是,有了想“逃港”的想法。我还曾和别人“偷关”进去,走到了罗湖的莲塘。就这样,在绥宁和深圳之间前前后后来回了6次,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事做。

忙着打包装的工人师傅

去深圳找不到事做,在家里寻不到商机,这可急坏了家里人。要知道,当时我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虽说自己在外面“打天下”很辛苦,可就算辛苦也挣不到钱啊!不久,我开始做起了小生意来。我从*桑收来香菇贩运到广州去卖,可是利润太薄了,只卖了2千斤就没有再做。这单生意,自己也没有挣到钱。要知道,那个时候去一趟广东非常不容易;除了路远车费贵之外,时间也要好几天。并且,当时的差旅费都是跟亲戚朋友借来的。

“不在广东闯出一条路来,决不回去”。这是我跟老婆说过的一句堵气的话,多少年后它一直激励着自己。年春节过后,我带着老婆来到广东深圳。要是进不了厂,我们就做生意,当时自己是这样想的。当我们到了之后,才发现深圳的厂非常难进,一些工厂对湖南人、四川人直接“禁招”。为了找个工作,我只好从关外“偷关”到市区,步行到福田中心区一带去找。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什么事作,只好带着老婆又回到了绥宁。

敢来挑战“特辣王”吗?

到了年秋天,我从衡阳坐火车去深圳。一个人在深圳四处流浪,白天到处找事做,晚上睡在马路边。俗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从深圳转到广州。先后在广州街头发过卡片、打过小工,也做过苦力;真是什么都干过了。

后来,我从广州去到了珠海。刚到珠海香洲区时,人生地不熟找不到事做,只好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每天干足11个钟,一天工资8元钱。因为没有技术在身,我只坚持了3个多月。准备离职时,包工头不给工钱。为了讨回我的辛苦钱,只好到当地劳动局去要,没想到遭遇踢皮球。无奈之下,写了一封千字左右的“控诉信”。我带着那封深情并茂的信,找到当时的陈副市长。后来,转办到信访办才算终结。最终,我拿回辛苦了一百多天的工钱。

“红辣椒”工厂位于珠海园艺研究所内

创业路上:搞建筑挣到第一桶金,办企业九九八十一难

好运总喜欢垂青于坚持的人。年10月份,我去到了珠海地质勘察院做事。在那里主要是做扎架子的活儿,做了一个月后迎来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当时的工资有元一个月,因为从老家带出来的“通讯员证”,与一些领导交往后被看好。

当年底,从朋友处得到消息后,跑到拱北承包了两处建筑工地来做。这是我在珠海做的第一单工地生意,是在他人的照顾之下拿到的。为此,立即赶回绥宁到处招人。过了年的春节,我就从绥宁县带了人到珠海搞建筑。为了能及时进关做事,我们也只好“偷关”进去。

成品仓库的待发货物

年辛苦了一年,我为珠海建起了6栋厂房,也挣回了1万多元。就在当年,还清了以前在家里做生意所欠的外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餐厅里吃到了一种产自湖南洞口的辣椒酱。那种口味,是我来广东后第一次找回到了家乡的感觉。要知道,湖南省洞口县就紧邻我们绥宁县,离我的老家也就数十公里;是地道的隔壁邻居。人家能将辣椒酱,在老家生产好卖到广东来,我为什么不可以?我甚至可以在广东建厂,直接生产不是更好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萌生了办厂的想法。

一脸慈祥的*始礼

从有了想法到开始做,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年,打听到绥宁县唐家坊镇一家罐头厂,有近千吨的辣椒酱卖不掉。经过多次联系与努力,将存货拉到珠海后被全部销售一空。从此之后,我对自己的售销能力更加自信了。老家的辣椒产品卖不掉,是不是可以回家里办个厂。想到就干,第二年我回到绥宁关峡,在老家珠玉村开办了一家“*海食品厂”。刚开始那两年,还是挣了点钱。可到了第三年时,由于各种原因又亏损了。就在走投无路时,于年我又回到了珠海。这次返回珠海后开了一家贸易商行,经营南北调味品,主要以辣椒系列的产品为主。

正在装箱的忙碌工人

到了2年5月,我正式在珠海注册企业,在香洲区开办了“珠海市红辣椒食品厂”。主要以生产、经营袋装的辣椒粉为主,从刚开始的年产值万元,慢慢做到了过千万元。其产品也从粤港澳的珠三角城市,覆盖到了泛珠江三角洲的湖南、广西、江西等地;甚至还远销到了北京、上海、河南等省市。公司先后在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成立了办事点,成立专门的营销团队。作为一名老板,我也参与其中;除抓好生产外,还要跟市场、跑销售。

“做企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随着近年来原材料的上涨,工人的工资也在增加。加上公司每年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搬了几次工厂址;虽然每年也有不少新产品上市,可感觉到市场越来越难做了。年珠海整治市场环境,搞了“三打两建”后,原来不少开在珠海的食品企业受到了冲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当地整顿了一批、规范了一批,并且重建了一个行业的标准。我们先后获得了珠海市相关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珠海市食品安全协会会员单位等证书称号,也通过了ISO—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约在年时,公司的年产值达到了2千万元左右。

坐下来,聊一聊

对话本人:要做良心食品,曾是文艺青年

问:请问*总,“尖峰辣味”这个商标名很时尚,也很有想像力,从何而来?

答:商标名称是我自己想得。当时到北京注册了“尖峰辣味”、“辣妹子”等品牌。

问:*总对做食品行业有什么深刻地体会?

答:一定要创自己的品牌。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不能光想着赚钱。开始没有品牌意识,吃过这方面的亏。后来,我们从“*海牌”上受到了启发。

公司是食品安全会员单位

问:请问食品行业最注重是什么?

答:一定要做良心食品。自己从事食品行业时已经35岁了,对于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有着深刻地体会。以“消费者至上”,消费者就是我们的天。到目前为止,我在这一行做了有22年了。

正在生产中的产线一角

问:目前“红辣椒食品”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是个什么情况?

答:公司现有厂房1千多平米,另外还租有仓库。每年要从辣椒主产区,购进多吨的辣椒用于加工。由于受市场环境影响,近两年的营业额稳定在万元每年。

问:食品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什么瓶颈?

答:自己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现在的销售人员很难养,目前只有江西、湖南的业务员从公司拿钱了。我自己则跑着广东、广西这两个大区的市场。

*始礼的“红色”事业

问:听说*总以前是个“文艺青年”?

答:我在武阳当技术员的时,跟绥宁二中毕业的*源栋等,好几个同龄的优秀青年学写新闻稿。每次写好后,投到县广播站去。作品先后发表在《湖南科技报》、《湖南日报》以及《资江》等报刊杂志上。

家庭朋友:如今儿孙满堂,乐享天伦之乐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开始力不从心了。讲内心话,现在办厂是不得以而为之。想想年轻的时候,家中一无所有。做生意、办企业,干一个、败一个。

记得年的冬天,当时我给了老婆一个很风光的婚礼,全部按当地风俗来办的。后来,因我要外出挣钱,让老婆带俩个娃受累了。那个时候,老婆是在我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嫁给我的。现在想来,当时真是亏欠了她许多。想一想,当时有两个小孩要养,自己又在外面闯荡;关键还是自己并没有闯出个什么名堂。仅一场失败的生意,就欠债1万多元——那个时候的1万多元很值钱啊!

与广东绥宁老乡们合影留恋

婚后,俩个儿子先后出生。到珠海办厂后,于年将全家的户口迁到了珠海。当时买房子,主要就是方便儿子读书。好在孩子们还算听话,大儿子*渊星在广州一所大学毕业后,从事监控、办公软件行业。小儿子*渊龙,也是在香港人开办得一家大学毕业,后来从事金融和地产行业。现在一家人生活在珠海,安居乐业儿孙满堂,我感到很幸福了。

我一天的生活其实很简单,要是没什么事都会跑一趟工厂。每当呆在工厂里,就能找回年轻时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全身都有了力量。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情怀吧!

广东绥宁人工作、生活、打拼在珠海的老乡,与其他城市比起来人数并不多。可因为大家相识多年,还算走得比较近。只要有人一个电话,要是没有特别的事,大家都能到齐。

这一瓶,够美味

采访手记:

“尖峰辣味-老*”——这是珠海绥宁人*始礼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