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瓯剧戏剧家董每戡那年梅开鹤归来 [复制链接]

1#

无损音质,57.4mb,注意流量

古琴:李乐园

洞箫:李相辉

人声:方汝将

书生自有嶙嶒骨

今年是董每戡先生逝世40周年,为展现董每戡学术报国的赤子情怀和杰出成就,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呈现温州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增强温州文化名人影响力,瓯海区委宣传部、瓯海区文联与温州市戏剧家协会合作,根据作家周吉敏作品《戏剧家董每戡心香一瓣鹤归来》改编创作以董每戡为人物原型的瓯剧作品《那年梅开鹤归来》,作为今年省、市重点文艺精品打造,力争打造成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精品。

实验瓯剧《那年梅开鹤归来》

演出时间

12月16日19:30

演出地点

温州市东南剧院

出品

中共瓯海区委宣传部

瓯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演出

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

温州市戏剧家协会

南戏乡亲董每戡,治学报国,其矢志不渝的一生波澜壮阔,垂范后世。青年时期,他以剧抗战,组织戏剧革命运动,编写剧本,解救“剧本荒”,振奋“民族*”。他的人生历尽磨难,两度书稿尽失,面对重创,不弃伟志,潜心研剧,用一双残手,百衲纸稿,书写出百多万字的学术研究成果,践行“报国还凭笔一枝”的崇高信念。傲梅开,香清远,先生与世长辞。今日重读先生“心香”,恍若“鹤”归来。先生学术报国的赤子情怀,永立学人的精神世界。

方汝将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他是瓯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领*人物,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他为温州打造“戏曲故里”金名片、推动戏剧艺术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顾问周吉敏

温州瓯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十月》《美文》《散文选刊》《雨花》《四川文学》《青青》《文汇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大公报》等报刊杂志。出版文集《月之故乡》《民间绝色》《斜阳外》等多部,主编《塘河》系列文化书籍以及《董每戡手稿精粹集》《永远的南戏乡亲》等。《斜阳外》获琦君散文奖特别奖,《民间绝色》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多年来致力于地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对古道、塘河、琦君等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编剧安声

创作作品有戏剧《短歌行》《周仁》《留伞记》《英·*》《珍珠塔·惊塔》《赵氏孤儿·献子》《杀狗记·救兄》《夜·空》《偶像》等,舞台艺术专场撰稿《重逢·梁祝》《石头·禅》《秋月漫照池上楼》《为有南戏东瓯来》等。

导演姜振宇

导演作品:越剧:《忆十八》、《狸猫换太子》(温越版)、*梅戏《太白醉》、闽剧《墦间祭》《紫玉钗》《孟丽君》、《尹越年华》越剧艺术专场、《松古遗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晚会等。

作曲蔡南正

蔡南正,青年作曲,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浙江音乐家协会会员、温州市音协主席团成员创作学会副会长,文旅部“千人计划”人才、温州市”四个一批”人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客座教授,音乐学院兼职教授,现任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作曲。音乐创作作品有瓯剧《橘子红了》《西园记》《兰小草》等五十余部大小音乐作品。成功举办《南曲·正音》个人音乐作品赏析会,作品曾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舞台艺术精品扶持项目、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及温州市“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兰花奖·优秀音乐奖等各级奖励多项。

舞美设计吴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台美术专业教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主要作品:歌剧《香山梦梅》、瓯剧《兰小草》、*梅戏《远去的差距》、评剧《相期吾少年》近五十部。曾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文华剧目奖,省“五个一工程”奖、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河南省文华舞台美术奖。

灯光设计祝世明

杭州越剧传习院国家二级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专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浙江省舞台艺术“”人才计划培养对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舞台美术学会会员。师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周正平先生。主要设计作品:越剧《清风亭》《袁雪芬》《黎明新娘》《汉兴未央》《风乍起》《光明吟》惊艳版《暗恋·桃花源》,话剧《天山的灯》《红船·追梦》,绍剧《湘湖情》《香罗带》,粤剧《冲冠一怒为红颜》《搜书院》,*梅戏《祝福》,昆曲《白蛇传》,秦腔:《大唐玄奘》,瓯剧《兰小草》《伤抉》,婺剧《一代河神》,赣剧《一代鸿商胡雪岩》,采茶戏《月照山乡》,扬剧《茶山女人》,音乐剧《九九艳阳天》《五色螺》等。作品数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越剧节”金奖,省“五个一工程”奖,个人屡次获杭州市新剧节目汇演“优秀舞美奖”灯光设计奖。

服装设计杨孙硕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青年人物造型设计,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舞台美术学会会员,师从蓝玲先生。设计作品:新编越剧《碧玉簪》、新编越剧《何文秀》、新编越剧《白兔记》;《丝路行吟》诗画浙江戏曲雅集,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松计划、越美中华参赛剧目等。

造型设计王芳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美学会会员,原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化妆造型设计,师承我国著名服化造型设计师蓝玲。瓯剧外作品涉及京、昆、话、豫、粤等各大剧种,参与剧目多次荣获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中国昆剧节各项大奖以及浙江、河南、四川等省戏剧节的各大奖项。主要作品:瓯剧《兰小草》《高机与吴三春》…歌剧《五星红旗》、昆剧《金印记》《罗浮梦》、话剧《尹赞纳西》、豫剧《卞桥风云》和京剧《落梅吟》等。

董每戡(—年),温州瓯海人,著名戏剧家和戏剧史研究专家。著有《中国戏剧简史》《西洋戏剧简史》《西洋诗歌简史》《琵琶记简说》《三国演义试论》《戏剧的创作和欣赏》《说剧》《五大名剧论》《笠翁曲话拔萃论释》等。

董每戡对我国戏剧史的研究做出了两次里程碑式的贡献。一是创立了“剧史家“之说的思想体系,二是构建了“戏剧史体系”。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对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突破,为我国戏剧史研究写下“本体”回归的第一页,是继王国维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与开创性建树。

董每戡也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为危难中的祖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十七岁就加入中国共产*,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投身中国话剧运动,加入“左联”,在田汉的领导下工作,与鲁迅、郁达夫、郭沫若、柳亚子、丁玲、艾青等我国当代诸多赫赫有名的文化大家一起共事过。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辗转各地组织开展抗战戏剧运动,之余还创作了《敌》《保卫领空》《最后的吼声》等十五部剧作。音乐家冼星海、聂耳、贺绿汀、张曙等为他剧本谱过曲。

年转入教学,先后在内迁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并潜心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年出版了《中国戏剧简史》《西洋戏剧简史》等,50年代出版了《说剧》《三国演义试论》《琵琶记简说》等。“反右”和“文革”使董每戡蒙受了极大的冤屈,全家境遇悲惨,在人生巨大的灾难中,他继续研究戏剧史,在“长沙诂戏”二十一年,一双病手写下一百多万字的手稿。年,蒙冤得雪重返中山大学,说自己是“化鹤归来”,踌躇满志投入创作,但病体熄灭了他创作的火花,于次年春天病逝于广州。

董每戡说自己是“南戏乡亲”。董每戡是南戏故里的流风余韵滋养出的一代戏剧研究大家,是中国戏剧学术研究的一座高峰,是温州走出去的一代文化巨子。

END

小编

李相辉

蔡南正

七重奏《儒风幽静》为七件乐器蔡南正

七重奏《空韵之境》为七件乐器蔡南正

五重奏《熙》丝弦五重奏板胡独奏《月牙五更》编曲:刘明源/配伴奏:沈诚/演奏:蔡南正/扬琴:虞哈妮蔡南正

《十方韵联奏》为民乐队而作

蔡南正

《禅无空境》为三件乐器而作

蔡南正

七重奏《空韵之境》为七件乐器而作

喜欢就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