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大撤销护理本科专业念到博士的护士,有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医院哪个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6.html

近日,一对来自缅甸的姐妹因患上“耐药肺结核”,跨境来医院求诊。

根据姐妹俩的胸部CT及治疗经过,医院的医生考虑“耐药肺结核”可能性很大。但要明确诊断“耐药肺结核”,需要“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实验明确,常规培养时间需要2个月以上。由于她们在中国的签证时间只有20天,所以医院给她们直接送检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基因检测”。一周后,结果显示为“耐多药肺结核”。

医院结核病2科副主任医师施伎蝉主介绍,“耐多药肺结核”属于“耐药肺结核”的其中一种分型。根据药敏结果,针对姐妹俩的个人情况,他们第一时间拟定个体化治疗耐药肺结核方案。姐妹俩也积极配合治疗,治疗2周后,她们的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提示治疗有效。

“肺结核”是一个慢性病,治疗时间长达6个月,“耐药肺结核”更是结核菌中的顽症,要想治愈“耐药肺结核”,起码需要2年的时间治疗;而且缅甸缺少治疗“耐药肺结核”的药物,如果在治疗的关键期停止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经过商量,她们决定以后每个月来医院治疗。

施伎蝉介绍

大部分耐药性结核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病人,并给予规范化治疗,使病人彻底失去传染性。只要普通肺结核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完成6~8个月的治疗,即做到“十字”抗结核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就可以治愈肺结核,预防耐药肺结核的发生;治疗期间,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停药。

为减少和预防耐药结核菌的传播,施伎蝉建议:

1.耐药结核患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患者早期应住院治疗;

2.病人应自觉注意隔离,出门戴口罩,不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3.居民家庭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不吸烟、酗酒,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来源:晚报记者胡海珍通讯员邱超超

往期精彩回顾

医院柔性引进浙二院罗巍教授

医院神经外科院士工作站—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孙安教授周六来温

温州市康复医学会创面修复护理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醋酸倍他米松(白癜灵)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idianfengyaopin/m/397.shtml

最近一则消息在医护人群以及高考生中影响蛮大:从今年起,浙江大学护理本科专业正式撤销。浙江大学医学院负责人解释,虽然撤销护理学本科专业,但浙江大学医学院会扩招护理学研究生。

为什么撤销护理学本科专业,反而扩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护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又都在做什么?钱江晚报记医院的两位护士,她们一位是浙江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一位在一线工作9年,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听听她们的看法。

1


  医院护士


  当初首选专业多非护理

对于撤销护理学本科专业一事,浙江大学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撤销是无奈之举,因为主动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几乎为零。而作废本科同时扩招研究生,定位是专注培育高学历精英护理人才。


  

刘丹(化名)是浙江大学攻读护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去年刚刚毕业。现在她是产科分娩室的一名助产士。这样的职业路径,与她攻读研究生时设想的大不相同。


  

年,刘丹从河南大学护理专业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保送浙大,而她的同学大部医院当了护士。


  

之所以选择继续深造,是因为刘丹希望毕业后能进入专科院校当老师,同时开展科研,而不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以硕士期间,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科研上,不再像本科时经常练习各项操作和技能。


  

但3年后,杭州高校的教师岗位竞争激烈,刘丹的学历不足以让她进入心仪的学校,她只能退而求医院。


  

和刘丹同届的毕业生中,一共有4位做了护士,2个去读博士,还有2个选择了与医学无关的工作。


  

她告诉钱报记者,浙大护理专业的研究生顶着名校的头衔,又比本科生掌握更多临床之外的科研技能,一般不会把临床作为第一选择。


  

但硕士研究生选择有限,像她无法进入好的专科院校,又不甘心去卫校,“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很多还是会去当护士。而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博士后工作站,专攻科研。


  

去年,医院招收了30个新护士,其中3个是硕士研究生,其他是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本科生。


  

并不想学护理专业,或者学了也并不是想去一线做临床护士。许多一线护士有和刘丹一样的心路历程。


  

31岁的章菲(化名)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专业,四年本科读完后,她医院,至今已在护士这个岗位上做了8年。


  

“读大学的时候,我是被调剂到护理学专业的。”她还记得新生入学时,护理学院的院长说,“我们那届多名护理生,只有10到15位是第一志愿填报,其他都是调剂去的。”


  

章菲所在的病区目前有30多位护士,都是本科毕业,大多数人最初的志愿也并非护理专业。

2


  读研护士


  具备更多判断和思考力

“刚工作时,我对护士的理解比较简单,就是按医生的吩咐去做事啊。”但几年的一线护理做下来,章菲对这份工作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前几天,她和同事们刚刚遇到一件事:一位因肺部阴影住院的病人突然说,拉肚子。


  

“我们把情况反馈后,医生让他查验大便。”


  

病人在提交标本后,细心的章菲和同事发现,病人的大便有点不正常,“带有暗红色。我们怀疑是消化道出血。”


  

再次反馈后,医生又为病人加开化验单,果然查出了问题。


  

“一般都会认为,护士嘛,给医生打好下手就好。其实不是的,我们也要判断,要能独立思考。住院时,护士和病人相处最久,有机会发现病人任何细微的异常,如果能独立作出判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而这种判断和思考力,需要经验积累,需要知识储备。


  

三年前,章菲报名浙大护理学的在职研究生,多年工作下来,她觉得非常有必要继续深造。


  

拥有高学历的刘丹在刚工作时甚至比本科生还要不适应。“当时我读研三年,操作和技能有些生疏。”


  

其中一个硕士研究生承受不了这样的心理落差,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轮转还没结束就提交了辞呈。


  

但刘丹选择花更多时间来适应,她逐渐找到了临床操作的感觉,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时候,研究生期间锻炼的思考能力也开始凸显出来。


  

比如在急诊轮转时,她发现长期皮下注射分子肝素的患者常出现皮下淤青,这不仅造成疼痛还影响美观,护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改善这个现象?


  

在生殖内分泌轮转期间,她看到大部分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患者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家人通常忽视了情感和行为上的支持,他们更关心受孕能否成功,护士应如何引导家属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来缓解不孕女性的心理压力呢?


  

“护理操作几个月就可以熟悉起来,练多了技巧自然就变好了。但主动在临床上发现、钻研、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获得的,这些大概就是我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收获。”

来源:钱江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