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温州学者没上过一天大学,他的徒子徒孙成为博士的竟有上百人。为什么说他是最懂温州话的人?5月19日上午,85岁的语言学大医院病床上安详地离开。全国数十位知名学者先后发文或送挽联悼念。
郑张尚芳,虽是高中毕业,但工作之余,长期埋头在温州图书馆自学,以至于后来在很多场合,他都自称毕业于“温州图书馆大学”。
他几经时代沉浮,凭着过人的毅力、深刻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想象力,从“古风犹存”的温州话等方言中,提炼出“语言密码”,终成汉语音韵学泰斗级大家。
戏曲家郑孟津(中)、叶长海(左)和郑张尚芳(右)早年合影
他没上过一天大学
自称毕业于“温州图书馆大学”
郑张尚芳,年出生于温州龙湾,原名郑祥芳,因温州话祥尚同音,故笔名尚芳。高中时,他主张父母平等,改从父母双姓。
台湾学者丁邦新曾说,郑张尚芳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位奇才”,就是因为他是以自学成才,成为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当然,其成长过程也是充满传奇色彩。
因为自幼喜欢语言文字学习,小学五年级的他就开始收集温州话词汇了。高中时代,他通过赵元任《现代吴语研究》的方言记音,自学国际音标,从此与田野调查(一种基本研究方法论)结下不解之缘,调查范围涉及吴、徽、闽、赣、客、粵、江淮超二百处方言,为学界仅见。
郑张尚芳时的年轻照片
年,郑张尚芳从温州市立中学(今温州二中)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没机会上大学。他后来去了北京地质学院专修班学物探,做过地质部物探队员、温州市五马中学教师、市图书馆编目员,“文革”中还当了十几年的渔业机械厂工人,但他始终不改对语言学的热爱。年至年,他发表了拼音及方言等大小文章10来篇。
他的努力获得了吕叔湘、袁家骅、王辅世、李荣等老一辈语言学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