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嗨消息温州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 [复制链接]

1#

当生病走到尽头时,自知时日无多,如何度过最后的日子?

是回家准备后事,苦挨最后的时光?医院里继续积极却收效甚微的治疗,导管、针孔遍布全身?

温州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林晓骥提供了人性化的关怀,他带领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针对肿瘤晚期患者,为他们提供舒缓治疗,让患者坦然接纳死亡;做病患的"口述史",记录人生过往;帮助患者实现最后遗愿。

而随着我市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更多的医疗机构将提供这样的临终关怀服务。生命终点,让我们的亲人离开得更有尊严、更安详。

 安详地跟世界说再见 志愿者帮助完成未尽的遗愿

"安宁疗护",听起来还有点陌生的词语,温州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林晓骥已经开展了5年多。

年6月,林晓骥的父亲患肠癌离世,他深刻体会到,对肿瘤患者来说,减轻身体的病痛远远不是全部,生命最后的尊严和安宁或许更加重要。于是在年12月,林晓骥带领着他所在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发起成立了"37℃生命支持服务队"。

"37℃生命支持服务队"针对肿瘤晚期患者,不再积极抢救,不再积极治疗,不再积极检查,而以舒缓治疗为主,配合舒适护理,提高生命质量,同时,提供心理治疗,缓解焦虑与抑郁,让患者坦然接纳死亡。

除了提供以上服务,团队还提供了帮患者完成遗愿。

病患张老伯(化名)遗憾自己跌宕一生,但留不下印迹,梦想有一天自己的事迹能被改编成剧本。看出老人心思的林晓骥动员志愿者,大家照着《雷雨》的模式改编整理老人的回忆录,在老人临终之前,将剧本交到他手中,让老人安详地走完最后一程。

30多岁罹患脂肪肉瘤的孙安(化名),独自一人住院。平静等待死亡的孙安有一个遗憾:没读过大学。

服务队安排他参观了温医大校园,旁听了林晓骥主讲的一节课。课后,大家还带着他"挤了"一回校园食堂,和大学生们坐在草地上谈天说地。临走时,孙安和大家一一握手,一直念叨着"谢谢",姿态前所未有的谦卑。

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

附二医、医院为市级安宁疗护中心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名单,我市和嘉兴市成为浙江省入选的试点城市。目前温州已起草《温州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安宁疗护是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祥、有尊严的离世。年,已在全国五个市区开展了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据了解,在我国,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需求巨大,这部分人主要是老年患者,也不仅限于老年患者。健康管理一个全程的理念,在人即将离世的时候,怎么找准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医疗服务。

根据实施方案,作为试点城市,到年底,温州要基本建立安宁疗护*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安宁疗护队伍;初步构建梯度有序、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打造形成一批安宁疗护服务示范点。

方案指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温州医院(西院区)设立市级安宁疗护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学术培训、技术支撑、指导转介服务。各县(市、区)医院和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开设安宁疗护科(临终关怀科),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并实现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或举办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探索*策支持,形成举办多元、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体系。

"让患者走得安宁有尊严,还能解决过度医疗的问题。省心省钱省资源。"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陈光富介绍。

安宁疗护服务费将纳入社保

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有偿服务

陈光富说,目前部分人还存在薄养厚葬的心理,缺乏死亡教育。"比如家属面对死亡是很惊慌,怎么样去缓解老人的疼痛,走了之后,到殡仪馆又是怎样的流程,都是很茫然。"

安宁疗护是一个过程,包括医护人员、护工、社工、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进行护理。

方案指出,温州推动将居家和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探索实施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制度。

"除了*府兜底的医护基本保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安宁疗护,开展有偿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陈光富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临走之前,还有什么心愿,想要实现,家属可以选择请专业社工帮助实现;比如患者心理很焦虑,请心理医生做舒缓;比如家属忙不过来,无法陪伴的,也可以交由专业的社工陪伴老人;再比如人走了之后到殡仪馆,又是怎样的流程,让专业的人员帮忙代办。"

所有的有偿服务均建立的公开、透明、自愿的基础上,并且有具体的"规定动作",不能超出范围。

"我们将制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具体是什么样的项目,收取怎样的费用,都会有一个明细。"陈光富说。

温州头号死亡杀手:癌症

家属主动找到林晓骥希望进行临终关怀

温州市作为老龄人口大市,截至年年底,我市老龄人口(超过60周岁(含)的人群)达到.14万人,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文化需求等日趋增加。与此同时,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是温州人致死病因的首位,去年,全市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例,而70%肿瘤晚期病人需要给予止痛、心理安抚等"舒缓疗护"及临终关怀。

"很多家属慕名而来,希望为病人进行临终关怀。"林晓骥说。面对家属热切而渴望的"求助",让林晓骥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

"温州开展临终服务机构还很有限,恶性肿瘤晚期治疗收效甚微,又是死亡的首因,所以这个需求很大。"林晓骥说。

对此,陈光富也深有同感,"温州人口基数较大,老龄人口较多;整体经济条件实力强;百姓对于死亡还是很看重,几方面因素使得这个产业未来的需求还是很旺盛。"

也正因此,医院正在转型为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准备建设安宁疗护病区。

在林晓骥看来,在*策红利下,会倒逼医疗机构配备场所,使原先对临终关怀的重视呼吁,转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展这项服务,受惠的肯定是百姓。

"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观念的改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需要媒体各方进行头脑思想革命,让百姓接受这种观念。"林晓骥说。

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崔元苑)10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今年将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试点扩大到上海全市和其他省份的71个市区。

安宁疗护是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祥、有尊严的离世。年,已在全国五个市区开展了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年,我们在医疗机构当中增加了安宁疗护中心这个类别,并且也出台了安宁疗护中心的标准和规范文件以及安宁疗护实践指南。"王海东称,下一步,今年即将出台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就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个方面,安宁疗护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还要完善一些标准规范,比如说要制定出台安宁疗护进入的指导标准、安宁疗护用药的指导、专家共识等等。把第二批试点工作做好,积累经验,尽快把安宁疗护在全国全面推开。

"在我国,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需求还是巨大的,当然这部分人主要是老年患者,也不仅限于老年患者。健康管理一个全程的理念,在人即将离世的时候,怎么找准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医疗服务,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李小梅说,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正好是满足这种需求,这种服务更主要的是居家或者在社区进行,也包括服务体系、服务内容的明确,包括专家成员、构建专家组,包括一些指南的颁布和用药的指导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启动有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另外,医院、医院的转诊和双向的会诊机制,其实应该在试点工作中逐步去解决和探索这样一个过程。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从老年人健康需求出发,着力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于去年9月组建了老龄健康司,统筹规划和发展老龄健康事业。

据王海东介绍,老龄健康司主要开展四项工作:

首先,组织开展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宣传老年健康服务*策和科学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以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年度的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以后每年开展一次。今年的活动时间是6月10日至16日,宣传内容是两部分:一是宣传老年健康服务*策,这包括国家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策,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策,还有各地的*策。二是宣传老年健康相关知识,宣传科学的衰老观念,宣传二十条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宣传老年宜居环境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然后,组织实施老年健康西部行项目。为了推进西部地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助力卫生健康扶贫工作,在西部12个省区每个省区选择一个地市,开展老年健康西部行项目。主要是通过开展宣教活动,举办老年健康大讲堂,组织开展义诊和上门健康服务等多种形式,帮助老年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在卫生健康行业内树立现代老年健康理念,促进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引导全社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