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讯30年没见的ldquo老朋友 [复制链接]

1#

近日,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该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队通过红外相机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的踪迹,这是在全省范围30多年来首次获得野生小灵猫的影像记录。

小灵猫俗称七间狸、斑灵猫、香狸,属于灵猫科、小灵猫属,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Ⅲ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红色名录。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总工程师雷祖培说:“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尾巴斑纹是很有特色的,我们和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专业团队在讨论后最终确定了它是小灵猫。”小灵猫色外形以棕灰、乳*色多见,最标志性的特征是斑纹——它耳后至肩部有2条黑褐色颈纹,以及从肩到臀通常有3~5条颜色较暗的背纹。同时,尾巴通常呈白色与暗褐色相间的环状,尾尖多为灰白色。此外,这只小灵猫在红外相机的“首秀”是时值夜间10:36分,这符合了该物种独居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它曾广泛分布于浙江各地山区,然而,随着栖息地被开垦、剧*灭鼠药物的使用等原因,其数量急剧减少。此外,其香腺分泌的灵猫香既是一种贵重的香料,又可入药,故小灵猫的每年捕猎量也超过种群增殖量,种群生存岌岌可危。

自年出版《浙江动物志》至今30年来,全省范围内有多台红外相机监测值守,却始终未曾发现过它的身影,这次乌岩岭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红外相机终于拍到了它的身影。

位于泰顺县西北部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之称,这里拥有占全国5.9%的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如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还有金钱豹、黑麂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40多种动物。

小灵猫在乌岩岭的重现是我省近年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大发现。这得益于由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共同实施的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今年6月,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根据调查需要在保护区按照公里网格完成了安装架高清红外相机的安装,在此基础上,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加设了百余架,对重点网格进行了加密布设,目前基本达到了每个公里网格1.5架红外相机的密度,本次惊喜发现就是得益于此次布设的红外相机所作的影像数据回收。

据悉,本次科考项目将为时3年左右,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科考,内容包括苔藓植物、维管植物、大型真菌、脊椎动物、昆虫等,利用更科学的考察工具和更科学的数据统计对资源多样性、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威胁因素等作全方位的专项调查。

来源:温州晚报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