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死四千人等于一个没死教授李毅暴怼新京报你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www.bdfyy999.com/
最近,一位教授很火,他叫李毅。尽管不是足球场的李毅大帝,但这位李毅教授,与前球星李毅相比,绝对一点都不弱。根据网传的视频,这位叫李毅的教授在某次论坛上公开说:咱死了4千人对吧?你死四千人和美国死20万人相比,等于一个人都没死嘛,哈哈哈!十四亿人死了四千人,根本就等于没人得病嘛…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李毅教授成为了网红。调侃的,反击的,嘲笑的人铺天盖地。当然这其中还包括知名的报纸《新京报》。23日,以敢言著称的新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死四千人等于一个没死”:逝者生命岂能这样被“归零”》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文章依旧保持以往的犀利风格说:检索可以发现,发言者叫李毅,其微博简介为“旅美社会学家”。这次争议语录是其在某次主题发言中的一个片段。疫情风险尚未解除,却出现了如此惊人之论,让人错愕。更让人错愕的是,这位“学者”是以嬉皮笑脸的轻佻口吻,来讲出这段雷人语录的。那段视频中,在他自以为的幽默和自信的映衬下,完全看不到任何对生命的尊重。在引爆舆论之后,该“学者”很快成为网友批评攻击的靶子,这无疑也是个提醒——不管是谁,在公共舆论场上的发言理应尊重常识,尊重事实。那种为了制造流量,或者刷存在感而大放厥词,说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出格言论,不仅会误导民众,最终也会被舆论反噬。实际上,关于抨击李毅不当言论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在社交媒体,远比新京报的评论还要激烈。其中不乏知名人士与机构。随便输入关键词,关于这方面的评论很多。然而,有意思的是,李毅教授突然发飙,并对着新京报炮轰起来。根据哔哩哔哩上传的视频,李毅是在24日录制了三段视频暴怼新京报。视频中,李毅显得很暴怒,并怒怼新京报: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搞到我头上来了。视频中李毅还说,自己80年代就已经到省委机关当秘书,而你新京报的主编当时是个什么东西?此外,李毅还说:他从未听过新京报。他还发现新京报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完全已经被资本控制。其甚至表示,新京报不要学马云,要学任正非,不然早晚一天跟马云一样完蛋。网友表示,看完视频让人瑟瑟发抖。视频传出后,很快就有媒体人站出来提醒李毅教授。媒体人唐建光说:《新京报》是北京市委xcb部主管主办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城市日报。李毅同志年就进入省级机关工作,深受*的培养和重用,如今不仅离国投美,还公然声称新京报没有部门管.....也有人提醒李毅教授:新京报也是正规的国家媒体,教授不知道,其实并不光彩,亦不是资本的力量。另一位媒体人说,作为媒体来说,其实最怕的就是被扣帽子,但看了李毅教授的视频。俨然一个扣帽子的高手。知名老媒体人调侃说:李先生诚恳邀请新京报告他,新京报不能不给面子吧?截止目前,新京报方面并未回应此事。很多人不知道李毅。他的一段话让很多人听了不舒服。他是这样说的:“中国死了4千人,但是死4千人和美国死22万人比,等于一个人都没死嘛。咱们等于差不多零感染,接近零死亡。中国有14亿人,死了4千人,这根本就等于没人得病。”我冷漠,不太关心到底死了多少人,李毅说4千,姑且相信他说的这个数字。4千。他认为4千这个数字太小了,和美国死掉的22万比太小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在泱泱的14亿面前更是微不足道,就是挠痒痒。已经入冬,还记得今年春天的故事吗?一个女孩,得知自己爸爸离世的消息,突然崩溃,面对镜头哀嚎:“我没有爸爸了,我没有爸爸了,我该怎么办啊!”她不断重复自己没有爸爸了这句话,不能相信这个事实,怎么就突然没有了呢,未来该怎么办呢?另一个女孩,医院的门口,在料峭的夜里,拼命追逐一辆殡葬车,她竭力哭喊:“妈妈,妈妈……”她已经没有了爸爸,如今又没了妈妈,从此就是一个人的冷暖人生。还有一个女孩,她亲眼看着爸爸妈妈离去,然后自己也感染了,她曾在网上这样求助:“封城了,我好害怕,谁能救救我们,妈妈越来越不舒服了。”“等爸爸做CT,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我蹲在路边发呆,这是我这辈子最卑微最低贱的样子,万箭穿心也不过如此,但是我还是要护着爸爸到最后啊。”“没梦到妈妈,但我梦到我一直在找她,到处问人,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问她知不知道爸爸病了,我在找她。”“爸爸,我把你也弄丢了,你去找妈妈,然后等我,我们一起回家。”……这都是武汉的故事,是关于人的故事,他们在这世上有过欢笑,有过哭泣,有过拼搏,有过沮丧,有过激情四射,也有过愤怒失声,他们有过人类该有的所有情感。到了李毅嘴里,他们就化作了一个一个数字,汇总到一块,叫:4千!在李毅轻描淡写、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4千”里,或*发、或垂髫、或弱冠、或豆蔻,也或者有顶天立地的汉子。每一个背后都是撕心裂肺的故事,怎么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呢?你还是中国人吗?有人说李毅是美籍华人,加入美国籍,是美国人了。他自己标榜的身份是:旅美华人,社会学教授。旅美华人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获得了绿卡的中国人,有了绿卡就可以永久地在美国居住,住到天荒地老也可以。也拥有了美国很多福利待遇,很不错了,很多人以获得绿卡为目标。但不能说拥有绿卡就是美国人了,因为还没有选举权这些东西。这次选总统,李毅是没法选川普的,还没这个资格。所以,李毅是一个可以在美国永久居住的中国人。有绿卡了,依然可以标榜自己是中国人,多好啊;去美国居住,也可以说成旅居、客居、偶尔居,一点问题没有。李毅有在美国永久居住权,但肯定没空长住,“偶尔居”都不一定有空。他忙着在国内赚钱,各种演讲和讲座,听说还是台海专家,他在一些节目中,带着很花哨的领带,唾沫星子乱扑溅,不是我夸他太过分,是真敢侃。这么说吧,如果海峡干涸了,他用星子也是可以填平的,淹了台北也不在话下。彼岸可能真的害怕他。去年春,彼岸有人邀请,他就跑过去,想搞一个讲座,结果彼岸有关部门找理由说他用绿卡办的观光签,进来了不观光,搞别的,是违规,让他限期离境。他玩躲猫猫,人家还是找到他,把他赶出去了。有人替他鸣冤,干嘛啊这是,就不能等到天亮吗,大半夜的就撵人。彼岸有邀请,说明他肚里还是有东西的,我网上查了一下,他写过很多看起来很大很阔的文章和论著。我没看,看不懂。我只看过一个针对他的采访,标题就很让人振奋:《美国一招就把中国所有亲美派都消灭了。》他在采访里说:“很多年来,咱们不够自信,这是不对的!咱们在物质国力这方面很厉害了,现在主要是精神国力不行,所以不管你物质国力多大,你精神国力为零,国力就是零。只要中国自信起来,就拥有了很强的精神国力,就啥都别说了。”“美国制裁华为,和中国打科技战,中国有一个任正非,把华为搞得老牛了,早就预测到美国要来这一手,早就弄了一个部门,叫海思,搞芯片研发,准备好了所有备胎。还弄好了鸿蒙系统。”“这个鸿蒙系统厉害啊,不但能用,而且可能兼容安卓系统,在手机、在i-pad、在电脑、在任何东西上面,只要使用安卓系统的东西,鸿蒙都准备不仅是替代,而且准备兼容。听起来,像是中国要兼容美国。”“在任正非和华为面前,川普和美国踢到了铁板上,不但没有打死华为,反而给华为在中国14亿人和全世界75亿人面前打足了广告。国人这时候也知道咱们厉害了,咱们科技厉害了。”“另外,央视电影频道,第一天放了《上甘岭》,把原来要放的电影不放了,改放《上甘岭》;第二天,放《英雄儿女》;第三天就放《奇袭》;第四天,就放纪录片,《血战 》。放完四个电影,效果之好,大大出乎意外,国人面对美国,空前自信和有底气。”“总之,中国这个病,这个不自信的病,被川普一下子给治好了,我眼睁睁看着这么严重的40年的大病,在5天5夜,一下子就治好了,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想象。”……果然是叫兽,叫得不同凡响,很有金灿荣第二的赶脚,还有张维为的韵味,更有司马南的气度。我只想说,李教授,4千绝不仅仅是个数字。数字的里面,有血有肉。看到一句话差点要吐。“女人既要做一个贞洁的傻白甜,又要做一个风情万种的荡妇。”女人=傻白甜+荡妇?所谓的贞洁、风情万种,都是从男性视角出发。女人为什么要按男人的标准而活?让我惊讶的是,这句话出自一个情感博主之口。她自称“xx恋爱学院”创始人。微博坐拥百万粉丝。开办课程叫“如何成为让男人疯狂的绿茶女人”。她说:“哪个姑娘不想当绿茶婊呢?”“每天高富帅争着求着约会,优质男天天接送上下班,逢年过节有礼物收。”我很纳闷,“绿茶婊”不是贬义词吗?什么时候变成人生目标了?她还说:“陪男孩长大,不如陪老头说心里话。”为啥呢?“老头好啊,老头有低保事儿还少。”让老头在评论区写下存折余额。改天带学员组团去找幸运老头。日常分享,都是教女人当绿茶。“打败绿茶的方法就是比她还绿茶”。“做最顶级的绿茶婊,让男人对你神*颠倒”。明目张胆,堂而皇之。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为这种奇葩言论买单。音频节目播放超过万人次,各平台粉丝达万。每个课程播放量都是10万加。看起来是一个情感咨询机构,给感情中受挫的女人指点迷津。但是一个大v爆料,引起了热议。大v提醒人们不要交智商税。随后,媒体起底该机构,发现真相并不简单。名为情感咨询,实为PUA教学。妥妥的“挂羊头卖狗肉”。然而,表面上是教女人俘获男人,让男人为自己花钱。实际上是把女人当韭菜定向收割。先来看看泛着恶臭的广告语。“潜意识操控术”。“YES话术”。“潜意识价值观植入”。非常明显的PUA。创始人LTT,自称独创《勾*夺心三十六计》。下面的导师,个个都是“专家”。“撩拨”话术女神乔曼,擅长潜意识“控心术”。“让前任、现任、暧昧对象愿意为你花钱。”yoyo自称曾成功指导网红与富二代发展婚姻。那她为什么不给自己找一个富二代,做富太,却要来辛苦谋生呢?暖心自称情感领域的“Amy姐”。擅长“舔狗”培养法,在不知不觉中给男人洗脑。还是“捞金顶级高手”。六月老师,自称“高段位绿茶和白莲花的结合体”。擅长“圣母绿茶术”,引导前男友、甚至备胎疯狂投资。为数不多的男导师不惑先生,也是“捞金”指导专家。“跨越阶级式婚恋的钻石操盘手”。“新加坡勾*洗脑催眠术”。“深度男性心理操控师”。这些乱七八糟的术,最后都只有一个目的——俘获男人的心,让男人为自己花钱。但是稍微用脑想一下,就非常不靠谱。既然个个神通广大,那他们为什么自己不打入上流社会呢?为什么还要出来讲课呢?这个恋爱学院,号称“女性高端私人成长学院”。宗旨是“保卫爱情,保卫婚姻”。甚至在美国还有分院。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稍微有点脑子,就会发现漏洞百出。比如合伙人啵啵老师,历任男友非富即贵。明明是金融硕士,重点强调的却是“大学就引导追求者送50多万的珠宝”。一个研究生最大的成就是骗钱?金融硕士擅长的不是金融,竟然是“情绪认知疗法、欲望唤醒术”?!这些方法五花八门,不明所以。但最后都是让你利用身体,“让高价值男人反过来跪舔你”。比宣传语更恶心的,是授课内容。上课前竟然要准备情趣用品!与广告一样魔幻的是价格。所谓的“快狠准”,就是让你花元,用性挽回情感。图源:新京报私教课更是昂贵,从8千到58万不等。赤裸裸的割韭菜。果然都是“捞金高手”,不过捞的是无知女孩的钱。讽刺的是,价格不菲,服务却异常恶劣。有人为了挽回前男友,报名学了8个月。结果培训完,男友彻底断了联系。不仅没挽回成功,导师还推卸责任,拒不退款。还有的付完元,连导师的影子都没看着。申请退款也被一拖再拖。图源:黑猫投诉而高达近万元的课程,其实就是一些音频课。图源:黑猫投诉有的按导师教的操作,结果和男友的关系更糟糕了。奇葩的是,导师竟然让她“别做措施,怀孕了更好”。不过,这个女孩还算有点理智。没听导师瞎扯。图源:黑猫投诉最可怕的是,不仅退款被拒绝,还反被拿隐私威胁。完全没有职业道德。跟这些导师一比,曾经的axxxxwa简直是在认真“搞科研”。图源:黑猫投诉为数不多“幸运”的人,投诉得到处理。不过也是应付几句就完事。最后说“自己看书提升”。图源:黑猫投诉虽然很敷衍,不过最后这句话反而是大实话。提升自己挽回感情,成功率显然要比培训大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情竟然需要培训。什么天王嫂培训班、名媛培训班,其实都是PUA的变种。都是教女人借男人捞钱上位。招数荒诞不经,令人不齿。名媛培训班只是暗地里进行,“恋爱学院”却是公然传播。毫无遮掩。简直是在挑衅和试探,道德和法律边缘的底线。可恶至极。令人诧异的是,依然有很多人买单。于是PUA机构层出不穷,只是不断改头换面而已。天价课程槽点满满,依然不断有人中招。表面上,是为了挽回情感。本质上,是为了满足欲望。你当男人都是傻子吗?不,真正的傻子是你。教女性靠男人捞钱上位,前提是默认女人只能靠男人。其实是将女性物化,是对女性的侮辱。你去买课程时,就已经承认只能攀附于男人。自己的感情都搞不定,还要花钱找人帮忙。就像是生活不能自理。你还怎么和男人平起平坐呢?还谈什么感情呢?感情只能发生在两个独立的人之间。你不独立,只有套路,怎么可能获得真心?!所以导师不是在帮你,是在害你。即便你非常幸运,骗到了一个人。你有能力维持下去吗?没有操作系统,电脑配置再高也只是一个没用的机子。即便各种APP很牛,也根本安装不了,更无法使用。于人而言,操作系统就是你的认知。升级操作系统的第一步,就是“爱情没有捷径可走”。明白了这一点,再去谈爱吧。至于女生想用感情骗钱,请记得一句话,贪婪就是地狱的入口。好自为之。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非常难受。11月13日,据《温州晚报》报道,婴儿迟迟游泳过程中溺水,挣扎了3分钟才被发现。事情发生在温州市,一个母婴生活馆。给孩子戴上圈后,母亲在外面玩手机。也没有一个工作人员,看护在泳池边。很快,迟迟头朝下栽进水里。一开始双脚在乱蹬。后来挣脱了泳圈,但整个人仍淹没在水下,不停地扑腾。不过幅度慢慢变小。最后一动不动。被发现时,迟迟已没有呼吸。整个过程非常揪心。也令人非常愤怒。成年人游泳,还有管理人员看着呢。这么小的孩子游泳,旁边竟然没有一个人!母亲心太大,工作人员太不负责。庆幸的是,医院抢救,迟迟捡回了一条命。事实上,这样的事经常发生。11月2日,长沙的甜甜便不幸窒息身亡。让人痛心的是,悲剧发生在家人监护下。甜甜刚满月,外婆和母亲给她戴上脖圈,在家中澡池里游泳。游了十几分钟后,才把宝宝抱出来。这时,她们发现甜甜脖子有勒痕。而且甜甜特别安静,没有像平时一样吵闹。但是她们以为孩子在睡觉。于是错过了治疗时机。直到两个小时后,爸爸像往常一样逗甜甜,但甜甜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脸色苍白。医院。但甜甜被游泳圈勒太久,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最终不幸离世。短短半个月,发生两起悲剧。而罪魁祸首就是婴儿游泳。近几年,婴儿游泳受到追捧。号称时髦爸妈的选择。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却大肆宣扬好处多多。从增加肺活量到促进血液循环,从消退*疸到促进排便。似乎无所不能。有的宝妈,甚至让宝宝出生第一天就游泳。看着宝宝在水里打转踢腿,宝妈只觉得可爱。殊不知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美国儿科学会说,1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建议游泳。主要原因有两点:1、特别容易勒到脖子。脖圈一般是塑料材质。轻则磨破皮,重则过敏导致皮炎。脖圈的大小需要充气控制。充气过度,脖圈过紧会压迫脖子。充气不足,脖圈过松,宝宝容易滑落。2、容易伤及脊柱,同时引起窒息。婴儿的骨骼都没有发育好。戴上脖圈,会让脖子变成整个身体的承重部位,一不小心会伤及脊柱。同时,整个身体的重量下压,也可能导致窒息。年,昆明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在游泳途中昏迷。用的也是脖圈。从岸边戴上脖圈到下水,宝宝一直在哭闹。蒋女士以为孩子只是不适应。其实是脖圈太紧,最后宝宝昏迷了。好在蒋女士一直没离开,及时发现送医,宝宝才成功获救。婴儿游泳被鼓吹成完美无缺,既时髦又有益。实则危险多多。

所谓的婴儿游泳馆,更是乱象丛生。

婴儿游泳为什么火爆?因为很赚钱,非常赚钱。成年人去游泳馆,一次只需要几十块钱。但婴儿游泳至少一百元起步。还有不同等级的套餐。办一个不限次数的年卡,要超过10万元。即便这样,单次价格仍高达63元。但是,跟天价收费相比,专业含量几乎为零。虽然名头有很多:幼教护理师、游泳师、水育师。但文化程度不限,上岗条件不限。招聘条件简单到“是人就行”。门槛之低令人细思极恐。外婆和妈妈看着甜甜游泳,都没发现异常。而婴儿游泳馆,一个人看几个孩子,根本无法保证孩子周全。比如文初的迟迟独自在泳池里,整整三分钟,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察觉。年,山东一个2岁的孩子游泳,侧翻溺水。监控显示,旁边一个人都没有。挣扎72秒后,才被救起。但此时已奄奄一息。更何况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即便发现问题也不会救援。比如昆明的婴儿昏迷了,但游泳馆没有人懂急救。医院。无独有偶。福建的吴女士,看到游泳项目打折,带着两个孩子来体验。吴女士把孩子放进泳圈后,转身开始玩手机。依然没有工作人员监护。就在吴女士转身的一刹那,小女儿一头栽进水里。一旁的儿子发现后,努力拽妈妈的衣角。而吴女士一分半钟后才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扔掉手机,抱起女儿。但是店里的工作人员,也不懂急救知识。医院时,距离溺水已过了20分钟。和甜甜一样,早已错失救援时机。悲剧已不可逆转。婴儿一次又一次用生命的代价,证明游泳不安全。但还是有家长不断踩雷。游泳馆固然可恨,但家长的无知更可怕。没有研究证明,婴儿游泳有助于潜能开发。婴儿也不具备在水中生存的能力。让婴儿学习游泳,也只是为了防止溺水。需要监护人一起下水,一对一近距离保护,保证孩子的口鼻露出水面。这不仅仅是防止溺水。还因为泳池的水很脏。潮湿、封闭、人口密度高,几乎是细菌的温床。正常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婴儿,哪怕多喝一点不必要的水,都会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一旦呛水就会吞咽进去。很多宝宝游泳后,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轻则起湿疹、食欲不振,重则嘴唇发紫、上吐下泻。图源:四象工作室所以婴儿游泳必须有一对一的监护。但是在国内,父母都是“隔岸监护”。婴儿游泳馆只有几个塑料水池,让孩子自己玩。父母对危险一无所知。但仍盲目跟风。更有甚者,把带孩子游泳当成偷懒的机会。不仅交了智商税,还让无辜的宝宝承担最可怕的后果。温州的一个父亲,将女儿放进浴缸泡澡。自己则“争分夺秒”打游戏。最终不满一岁的女儿,溺水而亡。新生命突然离世,让整个家庭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懊悔不已。我相信绝大部分父母,肯定都是爱孩子的。养育孩子都是第一次。都是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竭尽所能给孩子自认为最好的、最正确的。看到流行的育儿方法,即便价格不菲,也要让孩子尝试。生怕错过机会,输在起跑线上。资本抓住父母的痛点,推销各种活动。什么趴睡训练、水育水疗,吹得天花乱坠。对风险却闭口不谈。父母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只能擦亮眼睛,避免被“网红育儿方法”迷乱双眼。另一方面,生下孩子,你就有责任保护孩子周全,无论何时何地。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安全的。游泳可以。但一定要一刻不离,全程监护。千万不要偷懒。手机、游戏再好玩,能比孩子的安危重要?别忘了,对你而言,或许手机里有很大的世界。但对孩子而言,你就是全世界,你就是唯一。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引以为戒,不要再让孩子为你的无知和失误买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