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跑路未成潘石屹又摊上事了,SOHO中 [复制链接]

1#

前段时间SOHO中国出售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结果最后合作黄了。好不容易在媒体的视野当中消失了一段时间,结果最近又摊上事了。就在12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SOHO中国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搜厚物业先后接到了七份处罚,涉及的金额高达万元人民币,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实际上在12月2日的时候,SOHO中国子公司就已经收到了处罚书,而这七份处罚均来自于上海分公司,原因也都出奇的一致,均是电力价格违法,其中SOHO东海广场、SOHO复兴广场、外滩SOHO、天山SOHO等都在此次处罚名单当中。

SOHO身为上海市最大的办公楼开发商之一,在当地的开发总面积高达万平方米,但是这其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加价多收电费问题,这次七家分公司多收的电费金额共计上千万元。

以天山SOHO为例,在年8月6日的检查过程当中,该分公司被发现存在加价多收电费的行为,随后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从年4月初到年5月底之间,搜厚物业上海第八分公司向电力公司缴纳的电费价格为0.-1.元/千瓦时,但是实际向用户收取的电费是1.07-1.25元/千瓦时。虽然每度电的差额并不算太大,但是与总量相乘之后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此期间,天山SOHO的用户用电量总计达到了万.10千瓦时,应交电费万.04元,但是实际缴纳电费高达万.21元,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规定。

而其他6家分公司,均存在同样的行为,有关部门已经分别发出了处罚书,同时给予警告和罚款处罚。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SOHO中国物业一家,很多物业公司都存在类似的做法。

年的时候,浙江温州某家物业公司就因为违法加收电费被查,最后罚了76万。去年7月份,湖南一家物业公司因为没有按照政府指导价、规定价收取电费,被罚了39万元。同年10月份,广州一家企业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罚了万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中不难看出这已经成为了那些物业公司赚取电费差价的手段。

以前很多物业都这么干,导致很多终端用户的电费很高,于是就有很多人站出来抱怨电网企业,却不知道其实一直都有中间商在赚差价。为了整治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管终端用户的电费交给谁,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不得私自加收电费,要让终端用户也享受到优惠。虽然政策早就已经出台了,规定也改了,但是依旧有很多物业不遵守。

作为普通老百姓,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如果你发现所在小区或者写字楼的物业公司存在乱收电费的情况,那可以向物价局、房管局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如果所在小区成立了业主大会,也可以向业主大会反应。实在不行,大家还可以去法院进行起诉,但是去之前一定要搜集好证据,整理好有关资料信息再去。

此次加价多收电费被罚的企业,也就是北京搜厚集团,资料显示该家公司成立于年,SOHO中国持有90%的股份,也正是借助着母公司的力量,搜厚集团才能够迅速在业内站稳脚跟。但是这些年来,该家公司却屡屡犯错被罚。年的时候,搜厚物业被北京市朝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罚6万块,原因是使用了没有经过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同年9月份,北京搜厚集团再次登上了被处罚的名单,因某项操作证过期被罚1万元。

实际上SOHO中国触及法律的底线的行为不止这些,今年10月份的时候SOHO中国旗下一家名为北京建华置地的公司被群众举报存在逃税漏税行为,随后该公司就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实际上该公司的物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管辖范围内的办公楼包括了北京SOHO尚都,但是自成立以来,该项目就出现了不少问题,无论是租赁还是运营等各个方面的争端一直没有停止过。导致如此乱象的关键原因在于物业管理不到位,因为该项目从始至终都推行散售模式,所以一直无法实施统一的物业管理和运营。这些年来,不少业主因缺乏管理,经常为了吸引顾客而大打价格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恶意竞争行为。

曾经叱咤风云的巨头企业,为何一步步沦落至此?

看到SOHO中国物业加收电费以及其他乱象的时候,想必很多人都不理解,地产那么赚钱,怎么还总是惦记老百姓手里的这点钱呢?这或许与潘石屹的转变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潘石屹从年的时候,心态就已经发生了转变,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将SOHO中国出售的计划。到了年,潘石屹不仅抛售了多处地产项目,而且还提高了公司的分红比例。提高分红比例不是为了激励员工,而是为了让自己拿到更多的钱,要知道那个时候潘石屹和张欣夫妇是SOHO中国的绝对控股股东,比例提高之后,他们两个人就是最大的受益方。可以说从年之后,他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能够尽快卷钱走人。统计数据显示,从年到年间,SOHO中国的净利润为亿,而分红金额就达到了亿,占比高达93.3%。而潘石屹在提高分红比例之后,他们夫妇二人6年就分到了81亿元,占据了净利润的64.3%。

如果潘石屹想让SOHO中国长远发展下去的话,那赚来的钱应该用于公司的投资,而不是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很显然他早就已经放弃了,对于公司的经营也越来越不上心。从那之后,他搞起了各种各样的副业,拍电影、摄影、编程等等,心思再也回不到SOHO中国上了。

潘石屹之所以持这种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钱赚够了。所以这些年他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手里的资产出售,既然潘石屹都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SOHO中国又怎么可能发展的好呢?

年之前,潘石屹还只是出售公司部分项目,可是从年年底开始,他就有了将SOHO中国整体出售的计划。从那之后公司的发展有了明显的下滑,年公司的总营收额为18.47亿元,年为21.92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3.31亿元和5.36亿元。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虽然年的总营收额有所上升,但净利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如果说去年是因为疫情的影响,那今年这个理由就无法成立了。SOHO中国年中财务报表显示,总营收额只有8.05亿元,不到去年的50%,和年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净利润也处于下跌状态,同比跌幅达到了18%。

要知道年SOHO中国的巅峰时期,年利润高达百亿元,但是如今总营收都比不过当时的零头,更不用说净利润了。SOHO中国的辉煌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只不过是靠着各种捞钱手段存活下去的空壳而已,所以即便是老百姓的电费也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

有人觉得SOHO中国这次被罚之后,名声肯定会受到影响,以后租赁生意必然就不好做了。不可否认,在这次事件之后SOHO中国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股价也一路下跌。截止到12月8日,SOHO中国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80港元/股,与今年的最高股价相比,跌幅达到了60%之多,目前SOHO中国的市值只剩下了90多亿港元。但至于名声,只能说早就已经没了,即便没有这些事情发生,SOHO中国的争议也很大。

在潘石屹最初开始抛售手中的项目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因为钱赚够了。如果只是单纯地想拿自己赚来的钱出去放松养老的话,那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争议。但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