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龙港星创晶晖园发生集体退购,业主要 [复制链接]

1#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www.znlvye.com/

1

星创集团今年资金压力突显,负面影响正在向地产板块蔓延。

就在3月份的时候,杭州房管局便向星创晶晖里项目业主出具的一份《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政府信息告知书》,显示项目监管账户里的资金,三个账户加一起,只有不到万元。

而这个晶晖里项目彼时才刚刚结顶,想要完成后续建设施工,仅这不到万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杭州拱墅区住建局也证实——“星创确实挪用了监管账户上的资金。”

图源于网络

同月,杭州产权交易平台挂出一份股权转让公告,即杭州星创城项目背后的三大股东之一——杭州地铁集团,将转让浙江星宝地置业有限公司25%股权,退出星创城项目开发。

而该项目商业办公部分仍在初步建设中,随着杭州地铁集团退出,后续建设的庞大资金来源又成一难题。

图源于杭州产权网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杭州的星创晶悦府也从今年3月份开始,有业主陆续提出监管账户存在资金缺口的问题。

结果,在6月份的多方协商会上,开发商承认项目的资金缺口约为.92万元。

至于如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开发商方面以“分批回款”为回应,而全部回款计划要到年的第二季度才能全部补齐。

这对于一个年12月要交付的项目来说,是不是在开玩笑?

图源于网络

也正因如此,当时拱墅区住建局接到投诉进行调查了解后回复到——因受星创集团影响,全市星创项目均被列为风险项目......目前,经审计核算,项目可用资金至后续工程款仍有缺口。

图源于网络

2

在如此缺钱的情况下,开发商该如何保障项目有质量的按期交付,或者说资金危机是否会进一步蔓延?

关于这一点,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对龙港星创晶晖园项目的业主来说,却不得不提心吊胆。

要知道,星创晶晖园位于龙港新城,年1月30日一期首开推出6幢、9幢,共套;年5月24日推出二期10幢,共套;年10月3日推出三期7幢、8幢,共套。

项目效果示意图

截止11月11日,项目一期、二期、三期总去化仅约31%,其中三期7幢、8幢作为央景楼栋,但市场并不买账,仅售13套,而项目整体去化周期已超过32个月。

这也意味着开发商想要快速回笼资金基本不可能。

但需要留意的是,今年7月份星创晶晖园传出结顶,按项目开发流程,开发商可以拿到监管账户里的钱了。

也难怪网友会有这样的担心。

图源于网络

尤其是,比起杭州开盘就要摇号的晶悦府,仅卖3成的龙港星创晶晖园项目该如何确保有充足资金,去完成后续外立面、精装修、园林绿化等等工程的施工呢?

3

值得一提的是,在楼市并未复苏的当下,龙港新城还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板块,多个楼盘在售。

从价格上来说,星创晶晖园约元/㎡的在售均价,对上周边碧桂园项目(在售均价元/㎡),鸿翔超高层项目(在售均价元/㎡),以及早些时候的新鸿项目(在售均价元/㎡)、国鸿项目(在售均价元/㎡)、中南项目(在售均价元/㎡)等。

价格偏高,很难取得优势。

图源于安居客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星创晶晖园在售房源的面积段为㎡的三房和㎡的四房,即将开盘的三期楼王栋也就只做了50套的㎡四房户型,是刚改盘。

而紧邻的碧桂园项目在售房源面积段为99-㎡,上车门槛摆在那,且都是湖景房,无论是刚需客,还是投资客都自然会朝“钱”看。

至于另一侧的鸿翔项目,起步㎡,还有㎡的大平层,虽然它卖的贵,但是这个盘的改善群体更纯粹,最主要还自带超高层,面子到位。

图源于网络

简单对比三个盘的产品,其实大家都各跑各的,产品上并无太多交集,但是龙港新城作为一个未建成,且略显单薄的新板块,会有刚需/投资客会因低价上车,也会有老板为改善体验大平层。

独独缺少客户群中端的刚改客群,毕竟老城配套、人气更成熟,更能满足刚改客群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星创晶晖园的产品定位和板块的错配,就会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项目竞争力明显不足。

再加上板块内某大项目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都会让刚改客群选择更可靠的目标下手。

4

与此同时,龙港星创晶晖园项目在前不久还发生了一次性12套房源集中退购。

图源于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网站

而房管网上数据显示,该项目实际退购房源有18套,全部位于高楼层,会不会还有退房发生,暂时还不得而知。

图源于温州房管网

只是“事出反常必有妖”,龙港项目的退房和星创总部的资金问题会不会有关联呢?

这点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而从结果倒推集体退房的原因,无外乎两种可能性——1.“房托”完成使命,集体退场;2.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业主无法忍受,且无法协商解决的问题。

可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哪种原因都是对业主,乃至购房者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过“两权相害取其轻”,如果只是“房托”退场,开发商抽回资金,那至少证明目前项目还没有太大问题。

但相反的,开发商如果已经到要靠这一点点资金来“吊命”的程度,那么已购业主和待上车的购房者反而要更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