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于年在温州成立,20余年来发扬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立足温州、面向全国,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公益、推广“六位一体”的眼视光体系,为多万温州老百姓及浙南闽北周边地区与全国各地人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温州市和温州人民骄傲与自豪的一张闪亮“金名片”和一面“特有旗帜”。
医院医教楼
从群雄逐鹿的眼科医疗圈中脱颖而出,医院齐头并进,医院的快速崛起,自然离不开眼视光人的努力付出。
今天,是第五个“8·19”中国医师节。刚刚荣获“第五届人民名医·优秀风范”称号的医院院长吴文灿教授指出,医院医院的浓厚氛围,加大院内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磅礴动力。
人尽其才,引导青年医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雄厚的人才资源支撑,加速了医院的快速发展。不过在吴文灿看来,医院也并非人人都做科研。在临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医院讲究的是“分好类,定好位”。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成长经历和工作性质,乃至个人发展规划,分成三大类:一是专心临床诊疗的专家型人才;二是对教学、培训感兴趣的临床指导师;三是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人才。
“总之,医院提供土壤,让每一类人才都能‘人尽其才’。”吴文灿说,医院配备有多名专职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鼓励临床医生积极参与科研,不过首要任务还应当是服务病人。“分不好类,定不好位,人才个性化发展就找不到方向,只会适得其反。”
不过,对青年医师的成长,吴文灿有更高的期望。年,针对33周岁以下在医、教、研一线岗位工作的年轻医师,医院推出了“卓越青年医师培养计划”,目的是为临床培养优秀的学科接班人,培养未来的“优青”“杰青”。医院为“卓青”创造了各项条件,包括科研经费,配置有实力的科研、临床导师对“卓青”的医教研各项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及全周期指导。
在临床方面,“卓青”可参与导师主刀的高难度手术或是疑难眼病门诊;在科研方面,导师可以为“卓青”提供各类资源,帮助其完成各类课题研究。吴文灿说,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具备良好科研素养和临床思维的“卓青”就能独当一面,成为“临床+科研”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医院正积极构建“优秀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临床博士后计划”等项目。吴文灿表示,类似的项目未来将源源不断地推出,为医院青年人才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
打造攻关型科研体系,加强科技转化力度
今年8月初,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STEM)”中,医院医院全国第一。
从城市能级上看,医院能以“科技”含量独占鳌头,着实不易。当前,医院也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大满贯”“全链条”国家级创新体系的单位。
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吴文灿依然很冷静,他明白,眼下国内眼科发展竞争激烈,不进则退。面对一线城市巨大的人才资源,他将医院定位为龟兔赛跑中的乌龟,要发扬“乌龟精神”,只有一刻不停歇,才能有机会胜出。
为此,在吴文灿的谋划中,医院未来在科研方面将着重瞄准两个发力点。首先,是科研体系改革,以临床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为导向,形成一套攻关型科研体系。
“目的就是要打通不同临床和科研团队之间的壁垒,让有能力的人抱团攻关。”吴文灿说,只有让科研推动临床发展,临床存在的问题才能为科研指明方向。
其次,在形成这套科研体系后,医院将加大科技转化的力度。而吴文灿最大的底气,就是来源于眼视光医学的创新创业策源地——中国眼谷。年,依托医院创立的中国眼谷·中央孵化园,成为全球首个眼健康全要素产业与科技转化基地,目前已成为集科创平台、金融投资、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全国眼健康产业服务中心。不久的未来,医院将携手大公司、大平台,凭借中国眼谷的独特优势,联合创建创新中心,开展各类项目的孵化和转化,从而积极促进医院科技转化的良性循环。
医院
独特优势,助力争创国家眼科医学中心
今年7月,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医院绩效考核(业界称之为“国考”)中,医院医院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实际上,医院还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努力争创国家眼科医学中心。
吴文灿认为,作为温州医院,医院在争创国家眼科医学中心中有自己独特的四大优势。
一是临床水平高,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医院,医院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拥有7大临床中心、24个亚专科,在眼视光、视神经与眼眶眼肿瘤等领域的诊疗水平位居国际前列,角膜移植、青光眼、白内障、屈光手术、眼底病诊疗等也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
二是科研能力强,得益于四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医院打造了临床-基础-转化-评价全链条的国家级科研创新体系,推动眼科基础研究领域走在国际前沿,获得的国家科技项目在眼科领域领先全国,医院不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首次发布的“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中,综合医院第1,而且稳居复旦版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眼科)全国第一方阵,其中科研标化值(客观分)列第一。
三是规模体量大,年在温州本部投入使用的5万平方米的眼视光医教楼,加之杭州院区新址项目进入筹备建设阶段,医院成为国内总医院之一,以及每年超百万的门诊量,为医院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强劲基础。
四是培养人才多,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施一体化管理,从年实现视光学与眼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创建眼视光学专业至今,已经培养了近名眼视光学专业的毕业生,相当于全国执业眼科医师的八分之一。同时聚焦国家人才需求,推动全国28所高校创办“眼视光医学”五年制专业,引领中国眼视光高等教育发展。
“所谓国家医学中心,就是要在某一领域承担起提供国策的重要使命。”吴文灿认为,争创国家眼科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温州人民眼健康,助推温州高质量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引进高端医疗技术、人才、设备,搭建包括教学、诊断、手术、康复等在内的高端医疗平台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届时,由此带来的推动效应、品牌效应、经济效应、人才效应,将有力提升温州城市能级,促进以生命健康领域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一个学科推动一座城市”。
人物名片
温医大附属医院院长吴文灿教授
吴文灿,美国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