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州女人秀丨85后绣娘六彩交相丝线游 [复制链接]

1#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潇瑜戴卓蕾魏一晓王人望记者叶小西刘琨

01:33

温州85后黄立立是一位“挺传统”的年轻人,她在古巷里开出了工作室,每天忙于分丝劈线、穿针走线;经常忙于参加各种市集,亲手为客人戴上瓯绣的耳环,讲解瓯绣文化。她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重新理解“传统”与“青年”之间的关系。

初次见面的黄立立盘着发,穿着中式套装,戴着中式耳环,胸前还挂着香囊。“很多人想不到我大学读的是眼视光专业。”黄立立笑着解释:“读大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选修了瓯绣课程,从此恋上了瓯绣。”

大学期间,她花一年时间完成的第一幅瓯绣作品《孔雀》,得到了瓯绣启蒙老师的肯定。此后,她就再也没有放下绣针,等到大学毕业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当绣娘,过“纤纤玉手巧轻柔,六彩交相丝线游”的理想生活——坐在古朴幽静的宅院里,将绵密的丝线一针针来回穿梭,让古老而传统的美在指尖慢慢流淌,流进现代人的生活。

理想很快变成了现实。年,她路过温州市区百里东路小虹桥,偶然发现古巷有间老宅正在寻觅租客。“我就想租间这样的老房子作为自己的文化创意工作室。在这样的老房子里进行瓯绣创作,会少些脾气,多些灵感。”

她与家人一起将老宅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从硬装到软装均保留住了老宅的静谧,随处可见的是一些与瓯绣有关的新元素——瓯绣文创作品,如帆布包、耳环、香囊、手帕、插座、摆件等。

很多特设的细节,都是黄立立用来时刻提醒自己:传统工艺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更要注重创新。总之,她要在老宅里用老手艺“绣”出能引发年轻人共鸣的佳作。有了这个老宅作工作室,黄立立便有了与瓯绣对话的空间,还给它取了颇为雅致的名字:瓯蕴刺绣工作室,寓意这里“蕴藏”瓯绣佳作。期待年轻人在这里与瓯绣来一场遇见,感悟传统瓯绣不仅是昨日的时尚,也是今日的风尚。

关起老宅门,黄立立潜心制作各式各样的文创瓯绣作品如芷秋香囊、中式耳环、漫画人物版瓯绣等,设计各种瓯绣文创用品Diy包。她将这些精美的瓯绣作品发到群里,吸引了很多人“登门”。

除此之外,她还不忘找好邻居——瓯窑“非遗”传承人陈景炜聊温州“非遗”、温州民俗等,每次聊着聊着,就有了满满的收获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