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瓯网丨活动中体验的乐趣成了今后的职业道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http://www.zgbdf.net/m/

年,第四届温州晚报读者日活动现场,头戴学生记者帽的两位学生记者中,左一为倪瑞章,右一为陈政行。(资料图片)

年,邵程远(左一)参加“新巴学园”实践活动。(资料图片)

走到一个时间点,回望起点,才知道最开始的初心是什么;回望来时路,才知道曾经的血液里留下过怎样的痕迹。这些曾经的经历,拼凑成了现在的他和她。

曾经的小记者,现在的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这其中有学生记者团曾给他们留下的印记,也有他们曾经从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的乐趣。很高兴,这其中的某些乐趣成了他们提升自己的一种能量,更甚至成了他们今后的职业道路。

□施滢滢

成为“小记者”的经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倪瑞章: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学位,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新生专项特等奖学金等。现入职外交部。

在年10月31日刊发的《温州晚报》上,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读者日”也是“采访日”二百晚报小记者松台广场显身手》,其中出现的三个人名——倪瑞章、陈政行、易群,就是本次我们要寻找的主人公。

说起这次活动,三人的印象都还挺深,那是在松台广场举行的第四届温州晚报读者日活动。彼时就读初二(5)班的倪瑞章在采访了医学院口腔专家后,写就了一篇《职能部门专家答疑解惑》,陈政行则采访了“最年轻快乐老人”大赛的亚军,完成了一篇《快乐老人道年轻秘诀》的文章,易群是温州市第三中学学生记者站的指导师。

易群老师从年起,当了快六年的小记者指导师,她说那时学校的学生如果能成为温州晚报的学生记者,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因为要进入学生记者团,是要通过层层选拔的。”易群老师说道。

在陈政行的回忆中,当时为了被选入学生记者团,他先选定了一名采访对象,并完成一篇采访报道,最后在年级段里进行评比,通过了才可以成为一名学生记者,参与各类实践采访活动。他说:“那时候参加活动后有文章刊登在报上,自己会很有成就感,身边也会有同学羡慕地说自己也想去参加学生记者的活动。”

而通过这些活动,原本在易群老师印象中稍显内向的陈政行,在与人沟通交往方面有了很大提升。陈政行也表示学生记者的经历,让以前表达能力并不是特别好的自己,在沟通、交流、写作能力、书面化的表达等方面更加地熟练。曾经的他一度也向往过记者这一职业,“我觉得记者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能够透视各类社会现象,让更多的人看到,并有可能改变不好的社会现象,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倪瑞章今年即将入职外交部,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他就曾是国际法学院的宣传助理,他说:“宣传工作是我的兴趣,特别是当自己的文字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的时候,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是会感到满足的。”在当学生记者期间,倪瑞章曾发表多篇文章,像校园新闻“全校师生消防演练”,习作《一部新手机》《下次一定要记住》等。他曾写过一段感想,其中一句话便是——成为“小记者”的经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那种自豪不言而喻。领队老师曾组织我们参观体育中心的击剑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击剑运动。小记者们有机会化身‘小剑客rsquo;,穿戴全副击剑装备,上场体验击剑运动的魅力。我用文字记录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最后见诸报纸,成为青春美好的注脚。”

比起刷剧、玩游戏,我觉得写东西这件事更有意思

邵程远:从小学到大学分别就读于温州市实验小学、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温州中学、浙江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助理。

“感觉还是挺怀念的,我记得自己参加了很多有趣的活动,而且现在看那时刊登的文章,虽然内容很质朴、简单,但也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出来了。”看着曾经参加“巴学园”活动后刊登在《温州晚报》上的文章,邵程远忆起了从前。

在那次活动中,邵程远体验了许多以前没机会体验的事物,像是砍竹子做水枪、用农村灶台烧菜、学习耕种等,随行的科学老师还带着他们做些科学小实验,如高空抛鸡蛋、自制自发水、制作车辆模型等。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科学的种子埋在了邵程远的心里。“这些活动让我的小学生活过得很充实,也让我觉得科学很有意思,虽然小学时科学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我一直有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也觉得自己以后肯定是要走这条路的。我那时候还觉得所有的科目都是为了科学服务的,科学是所有学习的目的。”如今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助理的邵程远,研究方向是材料化学和原位电子显微镜,可说将儿时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虽然是理科达人,但在高中时期,邵程远的文科成绩却比理科更优秀,在文理分科之前,他的文科成绩能在温州中学的年级段里排名前几名。他说这与自己经常练笔有很大关系。小学写作时,他常常觉得自己想用文字表达很多内容却总是词不达意。于是他开始写日记,每天记录一些平时生活中的趣事、身边同学老师的故事、自己内心的感受等,到了初中,还开始写空间日志,写了10年之久,现在有时间都还会经常翻看。到现在,写日记这一习惯已成为他的一种业余爱好,平均二三天写一篇日记,十来天写一篇日志,他说:“比起刷剧、玩游戏,我觉得写东西这件事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花时间在这上面我不会觉得后悔。”

邵程远也勉励温州晚报的学生记者们:“如果写作不知从哪儿写起,那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希望你们可以多去观察身边的自然、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有趣的细节,并通过思考写出来。学生记者要更多地出去走走,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事物,写出更多有趣的事物。”

来源:瓯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